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 創意思考金塔|利用RIGHT程序找出創意


概述

本書以是一本探討創意的書籍。從創意的定義開始討論,闡述作者認為創意是什麼以及世人認為的創意又是什麼,並以作者定義的創意開始說明如何激發創意,並導入作者推廣的RIGHT程序來幫助點子誕生、最後探討現今的公司如何讓員工的創意湮滅,公司又該如何行事才能讓員工能夠保持各自的獨特創意。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從創意的定義開始釐清,並簡易的說明如何激發創意。接著導入作者想要推廣的RIGHT程序協助點子的誕生以及實現。最後探討現今公司的那些行為讓員工的創意消失了,又要怎麼做才能讓員工能夠保有各自的獨特性。可以說是從個人到公司的面向都探討到了。

本書屬於說故事不多的書籍,大部分說明伴隨的例子只有草草帶過,但個人認為說明的部分不夠詳盡,沒有搭配故事或情境作為範例,有些部分其實難以理解。我個人的感覺是本書給予的概念並不是一個順序的、循序漸進的,而是有些凌亂穿插的,因此閱讀起來吸收程度並不是很高。


本書深刻點

本書中個人認為較為特別的就是作者對於創意的定義、如何去激發創意以及如何使用RIGHT程序來產生實際的結果,因此針對這部分來做個分享。


創意是什麼?

一般人對創意的想法可能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聰明的人才能想出來的、需要有突然的靈感、天生的才能、開天闢地的創舉等等定義。作者認為創意是可以鍛鍊的,而且越是鍛鍊越是厲害,且只有帶領前往進步方向的才是創意(徒增麻煩的是爛創意),創意應是可以讓某件事物省時、省力,且可以讓人放棄過往較差的選項。簡而言之,能讓社會整體有所進步的才是真正的好創意。


如何激發創意?

創意大多由好奇心激發出來,大略上會有以下五個進程:

  1. 發現:經由仔細的觀察發現某個東西的用途。
  2. 發想:這個東西如果用在類似的情境上會怎麼樣?
  3. 精煉:精益求精,如果這樣做是不是能在相同的情境下發揮得更好?
  4. 改變用途:這個東西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用途?
  5. 結合:結合不同的點子,發想新用途。

最近在正讀支付的演進,好像也可以套用這個來說明進程來舉例:

  1. 發現:第一版紙製信用卡,可以用來刷卡支付,月底要付清全額。
  2. 發想:如果可以延後一個月付款,好像更吸引人。
  3. 精煉:紙製的卡片容易壞,塑膠製的更讚。
  4. 改變用途:開發信用卡借貸的功能吧!
  5. 結合:加上手機,讓支付變得更便利,還不用隨身帶卡!

雖然這是用結果論來證實這套演進,但是好像真的就是這樣,這途中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可以看見好的創意真的可以讓生活愈趨進步。

創意可以透過多用、多鍛鍊來成長,努力餵養自身知識及技能,了解的越多,越有可能看到不同的閃光點。特別建議從做中學習,先從簡單的項目開始,透過累積成功增進樂趣,再朝進階邁進。作者的觀點是要充實自己,看得多了,想法會變多,可能性也越多。

要激發創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與眾不同。每個人都想得到的東西屬於好創意的機率偏低,因此作者提倡要關注自己的獨特性,你是否有任何與眾不同之處?可以以此方向為發想,試試激發出有創意的好點子;或者也可以透過挑戰眾人的想法,以顛覆傳統的方式來進行發想,也有可能可以獲得好點子。(但此處要特別注意的是,顛覆性過大,可能會讓好創意不讓眾人所接受。)


RIGHT程序

一般的問題處理流程可以拆解為輸入→處理→產出,使用RIGHT流程可以協助完善這個處理流程。

R(Reseach)探究,深入了解問題,主要有三個步驟:

  1. 分解要素,查看哪些步驟能夠修改。
  2. 找出相關人士,使用者、研發者以及決策者。
  3. 透過問五次「為什麼」來找到根本原因。


I(Insight)洞見,使用洞見矩陣(可參照下圖)檢測想法,找出獨特且有趣的點子,以進行下個步驟。此處有特別提及如何產生洞見的方法:

  1. 資料:獲得大量資料。
  2. 資訊:從資料中提取意義出來,使其成為資訊。
  3. 知識:從已有的知識中,提取可以應用在此資訊上的要素。
  4. 智慧:產生洞見和更好的決定。

洞見矩陣


G(Generate)產生,找出點子,此處也有三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 找到自己的創意時間點。(何時?何地?正在做何事?每個人不同,像我就是在刷牙或是洗澡時容易跑出新想法)
  • 持續培養技能,有了足夠的經驗與知識才能夠有機會產生出新的創意。
  • 激發不同之處,多問自己為什麼並提出答案來練習思考。


H(Hone)琢磨,讓點子更為細緻,在此部分有三個思考點:

  • 解釋點子的好處。
  • 問題是否有解決?
  • 是否還有可以簡化,優化效率的點?


T(Test)測試,確認點子的可行性以及增強說服力。在此步驟要創造點子的原形(Prototype)並進行測試,此舉將大部分的創新步驟都做完了,並且可以更有說服力地呈現給別人。

RIGHT程序概述


心得

本書的作者提倡一個觀點:「知識及經驗才是產生點子的最佳基礎」。與我先前認知的迷思:創意是天生的,或是需要天馬行的想像力有所不同(這可能比較有機會適用於藝術類的創意)。個人是還蠻認同這個觀點的,現今我們使用的各種物品,都是慢慢改進成長、且多是基於已有的知識技術。

不過雖然作者寫了很多,但是個人要去想出一個新點子好像還是很難,有可能是知識不足或是聯想能力不夠強,但不管如何,多充實自己是沒錯的,多做多學習,也許有一天可以迸出新的火花。RIGHT程序將其精簡化看來,就是透過「五個為什麼」找到問題的根源→透過資訊及知識找出可能更好的方向→詳細的操作→再次查看解法是否可以更好→實作出來並進行測試。在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分析、思考、備齊專業知識。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作起來應該是挺難的。且本書並沒有大量例子佐證,也是以說理為主,對我來說共鳴感不高。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益點應該是「創意是可以培養的」以及「如何算是好創意」這兩個概念,讓人有個可以成長的目標。


本書資訊

創意思考金塔



書名:創意思考金塔

作者: 戴夫‧柏斯  

原文作者: Dave Birss

譯者: 洪世民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2/06/09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 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依據大腦的特性讓自己更好

 

概述

本書以大腦的角度來說明為何人們會有某些行為以及如何透過大腦的特性來處理問題以及讓自己成長。從大腦的組成以及神經元間的活動開始,進一步說明這些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又要如何減少壞的影響以及增強好的影響。只要真的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及熱情,就能真正改變自己!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從大腦的組成以及行動開始,說明「人」為何會這樣。除了第一章說明大腦的特性,其餘章節皆是以「行為」為主體,以大腦的角度說明為何會這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影響。主要的探討面向有處理資訊、提升效率、意識、壓力、時間管理、行動動力、做決定、創意、專注、食物及運動還有學習和記憶這些章節作為解說。

書中作者統一使用了水族箱內的情況作為例子,在各種境況之下,水族箱看起來會是怎麼樣的,個人認為算是與其他自我成長的書籍較為與眾不同的地方。(目前讀過的其他書籍大多是以個人或朋友經驗作為故事來佐證。)本書讀起來算是淺顯易懂,但個人認為因為面向眾多,因此探討的不是很深入。且部分章節與第一章說明的大腦特性並無明顯的相關之處,其實整體讀起來收穫與一般的自我成長書籍差不多。


本書深刻點

在書中第一章有說明大腦的六項特點,在這邊我以大腦的特點為基礎來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針對這些特點來讓自己有好的改變。大腦的特性主要有求能量、懶、喜愛熟悉的事物、有掌控慾、容易被騙以及想要被喜歡等六點。書中我認為主題較有相關的部分為求能量、懶、有掌控慾等三大部分,因此就此三個特點來做分享。


求能量

人類身體的運行的一切事物皆與腦部有關(動作、反應、思考…等等),因此大腦為了維護身體的正常運轉,在需要能量時有最高優先權可以取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機制。所以在能量不足時,大腦及身體都會容易出狀況,導致出現一團糟的情況。(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因此我們必須為了大腦及身體提供良好的能量來源,好的能量來源大方向是低加工食品,也就是健康飲食中原型食物。除此之外,還需要好的油脂(omega-3)以及蛋白質和充足的水分(每日2~3公升),讓神經元活動可以暢通無阻,訊息傳遞良好。要在更細緻些,則需要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綠色蔬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大腦及身體能夠運轉良好,請提供好的能量給它。


大腦是非常懶散不愛思考的,要思考,就得耗費額外的能量,所以可以說能量不足時,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哪麼要如何以最低能量耗損來做好決定?答案就是養成例行性的動作,或者說是潛意識、直覺。當你在某個領域相當有經驗時,你可以直覺反應,不經思考就做出好的決定。這類功夫是需要長時間累積出來,透過慢慢練習,讓艱難變為簡單,就可以以較低能量做出較好決定了。(這點也是自我成長書籍類常推的大方向,養成新習慣,練習面對困境,不僅可以減少能量耗損,也可以做出較好決定。)還有一項可以注意的要點,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影響重大的,對於不那麼重要的決策,其實可以任意、快速地做決定,遇見真正重要的事情再仔細思考即可。

因為大腦懶惰的特性,所以遇到麻煩的事情會不想要處理,這點是我們可以利用來改善習慣的特性。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時,要減少達到此事的門檻,大腦就會較有意願去做它。例如我今天想要養成運動的習慣,我就整天穿運動服,或是一早就把瑜珈墊鋪在地上,這樣我一想到,就可以馬上去實行,降低實行麻煩度,是養成新習慣的好方法之一。同樣地,面對壞習慣,想要戒除吃零食,在家裡就不要隨時放著零食,當你想吃時,一想到要去外面買,你可能就懶了,也可以較為輕易地將此類習慣戒除。(這個概念其實在「大局思維」這本書中也有提到。)

最後一點,作者其實對好的決定也有其定義,在此處一併分享給各位。一個好的決定是由情緒(直覺)及理性(意識及分析)構成的,要讓兩者都滿意,就較有可能為好的決定。其蘊含的內在是「危險最小,獎勵最大。」情緒會是面臨決策最先啟動的項目,要讓理性參與進來,最好是可以等隔天再進行決定,讓情緒與理性得到較佳的搭配及平衡。因此坊間有些行銷手法是突然給予的促銷以及極短的決定時間,這類的銷售手法讓理性有可能無法參與,身為消費者若是突然看到精美的文宣及限時特惠,很有可能會做出較差的決策。(若已經是商品的愛用者,看到便宜的價格購買當然不在此限。)


有掌控慾

大腦喜愛掌控,就是為何壓力對我們傷害這麼大的原因,因為壓力讓我們喪失了掌控權,我們有可能會陷入不知道該做什麼的困境,導致一團糟現象。想要取回控制權,有幾個方法可以嘗試,第一就是意識到當下的境況(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將大腦的思維轉移至解決方案,並且相信自己能夠處理;第二就是離開現場,讓頭腦恢復平靜,更有可以讓解決方案出現,或是第三,在紙上寫下你的待辦事項及要處理的細節,欺騙你的大腦,讓它認為事情已經處理好了,以減輕壓力。


依大腦特性進行相應的對策


心得

本書探討的項目遠遠不僅如此,對於從以大腦為角度來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行為,本書提供了相當良好的說明。雖然絕大部分的章節與概念與一般的自我成長書籍差不多,但是以大腦為基準來說明為本書更增添了不少說服力。

我看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本來是想要了解一些記憶增強技巧,沒想到本書側重的面相不在此處,個人是有點失望。不過本書在記憶鍛鍊方面有給我增強了一些新資訊,就是「Dual N-Back」這個科學方法。「Dual N-Back」可以用來鍛鍊工作記憶(短時間記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運作方式是透過畫面及聲音,請鍛鍊者指出,當前的畫面及聲音是否與前N個相同。舉例來說,當N=1,序列為ABB時,在第三個B時,鍛鍊者要標示字母相同(與前一個相同);當N=2時,序列為ABA時,在第三個字母A時,鍛鍊者要標示字母相同(與前兩個相同)。N越大,你要記憶的序列就越長,目前手機上也有蠻多APP可以搜尋來鍛鍊使用,當作邊玩遊戲邊鍛鍊。

這個方法是我在讀完本書後,收穫最大且真實有改變的點。如果你對於鍛鍊工作記憶也有興趣的話,非常推薦使用相關的APP來進行鍛鍊!


本書資訊

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


書名: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

作者: 克莉思汀安娜‧史妲格  

原文作者: Christiane Stenger

譯者: 張淑惠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9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 順勢溝通|如何依據對方情緒及特質進行良好溝通


概述

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書,從作者認定的溝通定義開始,溝通不是要控制或是討好對方,而是要了解對方。除了常見的溝通行為釐清,作者也提供了以對方情緒或是以對方人格特質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使用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更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從溝通的定義開始,釐清了一般大眾經常混淆的對話行為。之後從常見的溝通行為開始,說明如何處理這些溝通狀況。主題如下:

  • 控制與討好
  • 對應各種情緒的溝通模式
  • 依據人格特質來進行溝通
  • 常見的互動(「請」、「謝謝」、「道歉」)注意點

作者僅使用自身的經驗為例子來進行說明,但是卻佐以非常詳細的行為探討,即便沒有大量故事,也可以讓讀者輕易進入該情境。加上用字淺顯易懂,讓人可以輕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本書深刻點

本書對我來說是滿滿的收穫,此處簡略說明分享特別有感觸的三大重點:


控制與討好的行為

在溝通的行為中,控制與討好是相當常見的行為。以下為特點說明:

  • 控制:想要讓對方聽你的,常見的語法有「攻擊對方價值觀」、「一定要講贏對方」以及「強制對方怎麼做」。最常在有上下層級關係的溝通時看見。當你察覺自身有控制行為時,可以以下行為來取代:「攻擊對方價值觀」→「說出事實,勿帶主觀認知」、「一定要講贏對方」→「單純分享自身經驗」、「強制對方怎麼做」→「說出自己的希望,勿強迫」。個人認為中心思想不要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並且將決定權還給他人。
  • 討好:聽別人的,主要與控制配套出現。常見的行為有「不表態」、「不斷確認對方感受」以及「都是自己的錯」。當察覺自己有討好行為時,可以以以下行為取代:「不表態」→「說出自己的看法」、「不斷確認對方感受」→「適度確認即可」、「都是自己的錯」→「真的有錯誤才道歉」。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建立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觀念,不需卑微地討好。

控制與討好的行為模式及改善方向


對於情緒的回應

對於各種情緒,也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如下:

  • 快樂:快樂的情緒大多伴隨熱情與分享,若對方的情緒是快樂並且分享事物的,只需要給予認同或是可以更深一步加深情境,讓雙方都獲益。
  • 憤怒:憤怒的情緒大多源於事情不如預期發展,此時可以等待對方冷靜,再進行對話。理解對方的想法並且協調可能的後續動作。
  • 恐懼:恐懼往往源於內心的不確定性及無限想像,此時需要幫助對方行動起來,將注意力從令人恐懼的想像中移開。
  • 悲傷:悲傷的情緒也許源於對世事的無奈以及想要發洩不滿,此時需要陪伴對方度過,讓對方將情緒發洩出來。

情緒的產生以及回應方式


對於人格特質的說明與回應

此處以DiSC人格特質作為分類,並依據各種人格做出分析,擁有此人格特質的人要如何對應其他人,以及以何種方式對應擁有此種人格特質的人。

  • D(Dominancd)支配:有壓力時易出現,特徵為行動力強及注重結果。擁有此種特質的人,在與別人溝通時,要多笑以及在對話時重複對方的重點,讓對方有受到尊重的感覺。若要溝通的對象為D型人,則要直擊重點以及解決方案。
  • i(Influence)影響:遇見快樂以及有興趣的事物時易出現,特徵為對人熱情以及注重行動。擁有此種特質的人,在與別人溝通時,要避免私領域的話題以及肢體接觸,以減少對方對於過於熱情的人產生的不適感。若要溝通的對象是i型人,則需要給予對方認同,若想要說你想說的事情,也要等對方表達完再說。(與前述的快樂情緒對應類似)
  • S(Steadness)穩定:面對未知和想要加深關係的不熟者時易出現,特徵為重視人際關係、重思考以及溫柔體貼。擁有此種人格在與人溝通時易變為討好式的行為,要改善此部分需要有話直說以及將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地位。若要溝通的對象為S型人,我們需要給予對方認同、安全感以及好的回饋。
  • C(Consciousness)謹慎:在制訂計劃時容易出現,特徵為重內在思考、愛分析。擁有此種特質的人,在與別人溝通時,要讚美對方,放下你的邏輯思考。與此種特質的人溝通時,則要直接討論細節與計畫。

可以發現這些特質並不總是固定不變的,依據不同的情境,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特質出現,在溝通時若能考慮到當下的情境,可以更順利的進行溝通。

DiSC人格特質

依DiSC人格特質與人溝通之行為總覽


心得

這本書帶給我真的是收穫滿滿!除了常見的溝通迷思,我認為它也釐清了某些心理方面導致的想法及行為。(像是控制與討好這對好兄弟,若沒有特別去察覺其實是不會去注意到的)

控制與討好這類的行為對我來說比較容易察覺,所以我可以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去練習及避免。情緒以及人格特質這方面就真的比較難以應對了,因為一般進行對話還是會以無意識的直覺去進行,想要在對話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察覺對方的狀態並給予易於溝通的回應,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的。不過好處就是這些資訊已經有被灌輸到我的大腦了,也許有機會可以慢慢透過有意識的練習來加強。

這一本書個人非常喜歡,它不是基於一些心理技巧,去教你如何討人喜歡或是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本書雖名為溝通,我認為中心思想是教人尊重以及給人方便,十分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本書資訊




書名:順勢溝通

作者: 張忘形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02/24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 兒子使用說明書|理解男性腦並教出體貼型的兒子


概述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從「男性腦」的特點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行為。接下來以「生存能力」、「愛」、「行動力」及「體貼能力」等四大方向進行培養說明。

本書通篇是以短文方式呈現,主要是說明作者做了哪些「行為」,這些「行為」影響了兒子的成長,進而向大家推薦作者所進行的「行為」。只要做了這些「行為」就可以將孩子養成連媽媽都欣賞的體貼型男人。

本文架構個人認為極為鬆散,無嚴謹因果關係,比較像是作者個人的育兒經驗分享。


本書深刻點

作者以「男性腦」為角度來說明男孩子的一些行為特點,進一步說明該如何教養兒子。此處僅僅摘錄對我感觸較深及較為認同的部位做個分享。


關於「男性腦」

關於腦的結構,其實男孩女孩差異不大,所謂的「男性腦」是在於面對事情時應對的「選擇」。舉例來說:當你帶小孩進玩具店時,請小孩挑選自己喜愛的玩具,男孩通常會選擇汽車或是機關類的玩具;女孩通常會挑選洋娃娃或是漂亮的物品,這就是因為腦中傾向的選擇不同。

以作者定義的「男性腦」來說,其會傾向於空間認知優先做為選擇(有較好的空間概念),關注重點在於遠方,對於近處易視而不見。其所側重的項目在於解決別人的問題,善於突擊弱點(或是重點),這些都是「男性腦」的特徵。

作者也特別說明了,「男性腦」只是在男孩中較容易出現,並非每個男孩都有「男性腦」的特點,那麼此書就不適用於這些男孩,此書的教養方式僅針對擁有「男性腦」的孩子。


四大能力的培養指導

生存能力的培養方向主要就是「事情要不要做由媽媽決定」。以作者的觀點來說,對兒子而言,媽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請幫助兒子決定「事情要不要做」。其次,在八歲前可以多對孩子說話以及朗讀故事給孩子聽,當孩子發呆時,是在鞏固知識及記憶,當他發呆時就讓他發呆吧!9~12歲時可以讓孩子多閱讀冒險故事、觀看影片還有多多睡眠,透過睡眠鞏固閱讀及觀看的體驗,進一步讓這些冒險體驗深植在孩子的腦海中。

愛的能量就像容器,是可以儲存起來的,透過每日不斷地儲存愛,讓孩子可以體會到媽媽的愛以及愛別人。要讓孩子能夠儲存愛的能量,媽媽要每日對孩子訴說愛語,對於孩子的問題也要立即回應並且尊重孩子的想法。媽媽也要能夠誠實表現自己的不完美,讓孩子有能夠展現愛的機會。此外還有三大要點:依賴孩子(拜託)、從結論開始說重點(對應男性腦關注重點的特性)以及不對孩子下命令。(可透過「做某事好帥喔」取代「去做事」的命令式對話)

行動力的培養可以從生理及動機行為兩部分進行。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營養,才能備足大腦進行行動的需求。主要需要關注的營養素為蛋白質、醣類、膽固醇(好的油脂)、維生素。此外還需要充足的睡眠,以上能量備齊了,才能夠維持行動能量上的基本需求。在激發動機方面,則是要放任孩子的「好奇心」,對於孩子的詢問要予以回應並且可以透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思考。例如當孩子詢問車子為什麼會動時,請不要回應「那些與你無關」或是「你不需要知道這些」等等的回應,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為它有輪子喔」之類的回答並反問孩子「那你覺得為什麼呢?」,讓孩子能夠探索更多。

除此之外,還要尊重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步調,並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失敗。在此方面可以在孩子面前展露你的失敗,以行動告訴孩子失敗沒什麼關係。此外,不要去提醒孩子過去的失敗行為。

要養成體貼的心需要進行同理心對話。在詢問問題方面可以以「怎麼了?」取代「為什麼?」。日常生活中要伴隨柔和的表情以及態度進行對話,透過媽媽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富含同理心的對話有以下幾個重點:稱讚做的好的地方、看見孩子的辛苦並表達、感謝孩子的付出、說出自己看到並且感受到的事物、依賴孩子(「男性腦」善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傾吐媽媽的苦處及為難。


「男性腦」特徵及培育方式


心得

本書主要以作者自己的孩子作為舉例,個人認為有些太過於主觀認定。作者僅僅以自己教導出一個溫柔體貼的兒子,便認為此法適用於所有「男性腦」的孩子。且個人感覺書中充滿了許多刻板印象,像是男生就是喜歡解決問題,女生就是只關注近處,喜愛亮晶晶的東西。個人覺得說服力不強,比較像是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及成果。

說句實話,在閱讀本書時,本人是相當傻眼的,因為其與我的認知相差太大,基本上是一邊吐槽一邊看。在閱讀時,從行文中可以發現作者可能是一位溫柔的女性,在文字的字裡行間處處有著體貼的痕跡。本書對我幫助最大的部份應該是讓我理解孩子發呆是在鞏固知識(?),這個觀點讓我心裡較為好過,它把「兒子不理我」變成「兒子是在鞏固知識」。

總結一下,如果是以看故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還不錯,不需要太認真,可以細細品味作者的溫柔行文,且文中的某些方法確實還不錯。如果是想要學習更有系統地教養孩子的方法的話,個人比較推薦「STEP高效能父母學」這本書。


本書資訊


兒子使用說明書


書名: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 黑川伊保子  

譯者: 蘇楓雅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26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