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 |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Day4


閱讀範圍


書名: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作者: 卡蘿.杜維克 博士
原文作者: Carol S. Dweck, Ph.D.
譯者: 李芳齡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31

閱讀範圍:
第七章 父母、師長與教練:心態從何而來?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在第七章中,主要說明了長者的態度如何影響被教導的對象以及孩子們的心態。

  • 導向定型心態:讚美天賦、才智。
  • 導向成長心態:讚美練習、努力、恆心以及好方法所達成的過程及結果。

以下為兩種心態孩子的看法: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對父母的言行解讀父母是在評價他們父母是在鼓勵他們
理想有好天賦達到的成功透過自身成長來達理想境地


以下為兩種心態的教師的行為及看法: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評斷學生憑學生一開始的表現評斷學生教導學生熱愛學習
自身角色定位只是傳授知識本身就熱愛學習,教導學生就是一種學習

作者在此章節也重申她對於成長心態的定義,避免有人造成誤解。

這邊我自身理解並擷取下來的部分如下:

成長心態

可以很簡易看出來,成長心態的努力是基本要件,在面臨失敗(未達成目標)時,需要可以找到改進的方式讓自己成功;若是已經成功(達成目標)了,則還要更進一步做得更好(訂立更高的目標)。總體來說,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循環。

父母、教師除了鼓勵孩子/學生外,還需要提供給孩子/學生他們可以改善的方向或是訂立更高的目標。

此外作者有特別提出,每個人都會處在兩種心態同時存在的狀態,了解定型心態的可能行為,有助於自己覺察,並且切換心態。


個人想法:其實看到這裡個人覺得有點矛盾感,因為兩種心態其實是同時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那麼每個人的行為處事都會依照當下的心態決定,這不是表示書中用來說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以及其所造成的後果所舉的例子並不是那麼絕對?有沒有可能成長心態的人在某個時刻變成定型心態並造成不好的結果,就以這個結論來把這個人從前成長心態所做的一切都否定了?而且從書中看起來給我的感覺是努力遠大於天賦,似乎天賦一點都不重要,真的是那樣嗎?這一點我個人也是沒有非常認同。有沒有可能有些領域真的非常吃天賦,沒有天賦只憑努力也很難達到很深的境界呢?我不知道,我只是對作者觀念及書中內容有點存疑



心得及問題解答


其實想說的話已經大部分打在上面,雖然作者對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舉了非常多的範例來說明,大方向我也非常認同。努力成長才能獲得成功,並成為更好的自己,這點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否認。

我的想法是一個人如果能夠朝他的天賦方向去發揮,那麼在努力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我想有天賦的人還是可以發展得比較好吧?此作者在書中有使用藝術天賦來說明:有部分在學習前畫得很差的人,在學習後變得畫得很棒,用以說明天賦沒那麼重要。(此部分在前面的章節),我現在想想,有沒有可能是這些人本來的藝術天賦就不錯了,所以他們可以透過練習取得很棒的結果;那麼是不是也會有人的天賦其實很差,透過這五天練習畫出來的結果仍然很差?我覺得有可能是有的。

我認為這有些像倖存者偏誤,某些成功人士分享了一些經歷,大家都以為有與其相同的經歷就可以成功,但其實有更多經歷了相同事情結果卻失敗的人。不可否認,以勵志書籍來說,這本書有幫助到我,只要努力,萬事皆有可能的概念還是會給人蠻大的希望的。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閱讀筆記 |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Day3


閱讀範圍


書名: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作者: 卡蘿.杜維克 博士
原文作者: Carol S. Dweck, Ph.D.
譯者: 李芳齡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31

閱讀範圍: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第六章 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在第五章中,列舉因定型心態而導致企業衰敗的範例;另一方面,也舉例因成長心態讓企業東山再起的例子,這部分就兩種心態的差異以表格形式序列如下: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角色定位難以忍受自己的缺點、想當唯一的大魚不會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
面對錯誤未能從錯誤中學習、受益不斷尋求改進,正視自身缺點及錯誤
經營團隊把自身的名聲看得比任何事物都重要,易陷入團隊迷思(只有一種聲音)關注、指導下屬,重視團隊
公司文化天才文化(將人分成有才賦/沒有才賦)發展文化(進步與成長)
公司風格不支持冒險、創新支持冒險、創新

個人看法:可以看出擁有定型心態的領導人,有點「唯我獨尊」的感覺。聽不進別人的建言,也只認為自己是對的,若是發生問題,那一定是別處的錯誤。甚至更進一步會剝奪其他人成長的機會。定型心態的領導人似乎有一種「公司沒有我就不行」的想法。成長心態的領導人則會關注團隊,對公司會有更高的認同感,認為自己還有許多需要成長改進的地方。


本書第六章則是從各種關係中提出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差異處: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傷害反應報仇理解、原諒、繼續往下走
對關係的看法相信人與人間的關係以及素質是固定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發展改進

關係不需要經營,自然就會好需要努力溝通經營

證明你比伴侶強幫助對方尋求目標及進步
被霸凌認為自己是霸凌者口中的人霸凌者可能需要幫助

個人看法:定型心態中的證明自己比伴侶強這一點,我個人是還蠻意外的,假若是不想拖累伴侶,讓自己變強,也是這種例子嗎?又成長心態的改善關係這點,若是對方沒心要改變,那也是沒轍不是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在怎麼樣,也只能影響到自己的觀點,無法影響到伴侶的觀點,或許是可以透過溝通改進,但若真無法溝通,我想也只能忍痛割捨吧?在兩性關係的這一點,因為參雜了伴侶的因素,我對作者描述的對這兩種心態的認同感不是很強。


心得及問題解答


讀到企業的部分,其實我認同感還蠻強的,在成長心態的領導人手下做事會讓人感覺很舒服,而在定型心態領導人手下做事則令人感覺無力想逃離。這個觀點是沒有問題,我只是對作者如何發覺這點的有點好奇,是把所有失敗領導人的特質綜合起來得出的結論,推出定型心態?還是先有定型心態領導人的雛型,在與失敗領導人結合起來做比對?又還有一點疑問,有沒有可能有領導人是定型心態,但是他將公司管理得很好?我不知道,這部分我讀起來是有點半信半疑。我認同的點就是這些導致企業衰敗的領導人特質(「定型心態」)真的是蠻雷的。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 |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Day2


閱讀範圍


書名: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作者: 卡蘿.杜維克 博士
原文作者: Carol S. Dweck, Ph.D.
譯者: 李芳齡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31

閱讀範圍:
第三章 關於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第四章 運動界:冠軍心態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在第三章與第四章中,依然是採用範例搭配兩種心態的人會如何面對,因此這部分仍以表格形式序列如下: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努力不必太努力,這樣失敗才有藉口(我還沒盡全力)努力可以幫助自己
用功用功是為了取得好成績用功是為了學習
別人的看法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甚至有可能成為別人口中的那種人(易受刻板印象影響)不受影響
成功建立優越性,以證明自己比別人更有價值能達到自己目前的最佳境界就是成功
挫折感覺身上被貼標籤是激勵與警示
掌控情況期待天賦使你過關,而不去掌控自己能控制的事項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項目,邁向成功及保持成功的流程


另外書中還有另外提及:稱讚能力(有才能)有益養成定型心態;稱讚努力則有益養成成長心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稱讚別人的機會時,多關注在別人所付出的努力上面。


個人想法:基本上與昨天看過的內容差不多,但是今天看的項目對於自己與他人有更明確的差異。定型心態更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會因為別人看待而成為那種人。舉例來說,若是大家對女生的觀點都是找個好老公,那麼定型心態的人就會以找個好老公為目標;而成長心態的人想的可能會是靠自己,專注在自己身上


心得及問題解答


今天讀到的部分讓我想到學生時期的我,其中第一項的「不要太努力」是讓我蠻有感的,只要沒那麼努力,那麼失敗時我還可以說「我只是隨便看看,考不好很正常」之類的。不過我回憶起小時候,倒是沒有為了博得別人眼光用功努力的行為。此外還有一點,當考試或是學不會時,我的想法會是「我太笨了,都學不會」而不是「我不夠努力」,我想這些想法都是典型的定型心態。

最近讀了一些自我成長的書,雖然內容都是大同小異,但是不得不說,量一多了,對我還是蠻有影響的。像是現在我碰到不想做的事情不會不去做它,而是儘量去面對它。像是夾東西夾不起來,就多夾幾次,就算是能力上面沒有提升,我想耐心上還是會有所提升的(如果維持定型心態的想法可能會是手殘沒藥醫,這雙笨拙的手沒救了)。前一本書意志鍛鍊的「每天做一件討厭的事」對我來說影響還蠻大的。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閱讀筆記 |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Day1


閱讀範圍


書名: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作者: 卡蘿.杜維克 博士
原文作者: Carol S. Dweck, Ph.D.
譯者: 李芳齡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31

閱讀範圍:
第一章 心態
第二章 心態深探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作者在書中提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與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在本書的行文中,以大量的範例說明此兩種心態的人面對事情時的看法及行動,因此這部分僅就兩種心態面對事件的看法及態度以表格形式序列如下:

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主要觀點素質無法改變,急於證明自己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幫助,可培養加強自己的基本素質
成功成功就是要證明自己聰明或能幹,用盡一切方法證明自己成功是自我延伸的能力,成功就是發展自己
失敗因為失敗而喪失自我,可能是一種持久、揮之不去的創傷失敗只是難過的經驗,必須面對並從中學習
難題/困境鬱悶、消沉的程度較高越是鬱悶越會採取行動
努力沒能力者才需要努力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努力
挑戰面對挑戰,信心降低面對挑戰,信心越高
成功成功就是要證明自己聰明或能幹,用盡一切方法證明自己成功是自我延伸的能力,成功就是發展自己
結果/努力過程成果論,只要失敗一切就無意義重視自己所做的事情,無論成果


個人想法:其實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定型心態的人應該是比較看重天賦、不注重努力且害怕失敗的人,更重要的一點是相當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需要向別人證明自己;而成長心態的人則相反,他們認為努力比天賦重要太多了,他們把握住每一次遇到困難的機會並視其為成長的動力,相較於他人,他們更關注自身的進步。


心得及問題解答


關於天賦與努力這一點我也是有過相關經驗,所以我也比較認同透過努力可以獲得很多,這邊與各位分享一下。在我上大學時,上羽球的期末考是是對牆擊球,球會反彈回來,所以連續擊打可以獲得較好的成績,一旦落下來撿球重發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考試時完全沒有練習,只擊打6下(這部分記不清了,可以確定的是20下以下,也忘記及格線了),後來痛定思痛,在有時間的情況我就會去體育館練習對牆擊球,最終在第二次考試時可以擊打約50下,進步程度至少有2倍之多。

還有另一個例子也是體育相關的,期末考要考女生800公尺,我第一次考試時,成績是落在及格線後約30秒,也是相同,利用時間去操場練跑,在補考時成績比及格線還要好30秒,也就是說我進步了大約1分鐘。

對於身體鍛鍊的部分真的是努力就會有回報,我在練習前真的是看起來是天賦相當差的學生,透過練習可以變成還不錯的程度,所以練習、努力真是非常有幫助且可以獲得回報的事物。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心態。

透過本書給予的例子說明,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定型心態或是成長心態,若是發現自己是定型心態也不要緊,可以看看成長心態的人是如何想的,慢慢調正自己的心態,就可以朝成長心態慢慢靠攏了。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作者將人的心態分為哪些?
    • 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
  • 這些心態的差異在何處?
  • 該如何擁有成長心態?
    • 在遇見相同的情況,可以參考成長心態的如何思考且行動,慢慢向其靠攏。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 意志鍛鍊|透過心理韌性讓痛苦轉變為成長的動力

 

概述

本書是一本說明心理韌性的書。作者以痛苦為出發點,利用心理韌性將痛苦轉化為令人成長的動能。作者從轉變對痛苦的心態、如何面當前的難題,以及更進一步,移除所有阻礙的自己障礙。並為這些狀況一一建立心理模型並說明,讓讀者在各種狀況之下都能夠參照心理模型讓自己克服難關並成長。


在本書中解決的疑問


疑問解答以及作者觀點評論

聲明:以下論述基點為本人閱讀書籍後的理解,有可能並非作者要表達的原意。

作者透過在海豹部隊的經歷作為例子,透過海豹部隊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經驗,以此帶出一系列的心理模型用以解決各個問題,培養心理韌性。本書從改變對痛苦的心態開始,將痛苦與成長結合在一起,使得痛苦不再是痛苦,而是令人成長的機會。

本書大致上有以下面向的內容:

  • 從關於痛苦的說明以及痛苦可能帶給你的機會開始,說明要如何面對難題並解決,重點是專注在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項目。
  • 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並慢慢去達成實現它。務必要依此排出先後順序,找出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
  • 了解失敗對人的打擊,有助於緩解對於面對失敗時的沮喪情緒。推出達成目標的計畫框架,在衡量風險及資源的情況下,減少失敗的風險。
  • 在個人與職涯的行動列表中,每天去做一件討厭的事情,以擴大舒適圈並培養心理韌性。


以下為閱讀本書前我所訂立的問題,來看看其疑問解答:


什麼是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心理韌性以成長型心態為基石,必須要先有:「人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心態,才有後續接下來的所有可能。搭配意志力,讓人更有毅力並能克服誘惑往自我的核心價值方向實現。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心理韌性能夠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在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以下為提升心理韌性的方向:

  • 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並透過提升自制力,移除障礙來強化它。
  • 利用壓力,每天做討厭的事情,擴展你的舒適圈。
  • 找同伴一起跨過痛苦,並顯露真實的情緒,以利能夠克服它。
  • 培養紀律及責任心。(養成習慣的過程就可以培養心理韌性)
  • 透過計畫框架,減少風險並提升成功率。

雖然方向很多,但是總體的實踐方向大約如下:

  1. 找出目標:列出核心價值、列出個人及職涯目標。
  2. 列出行為:找出核心價值的支持行為、在個人及職涯目標中找出不舒服的因素。
  3. 行動並監督:為支持行為列出至少一項問責機制、每天做自己討厭的事。
  4. 提醒自己:將上述的內容印出並放置在容易看見的地方。


我以擴展舒適圈的方向作為例子(在我的例子中並非是討厭的事,但是至少是平日不想做的事情)

  1. 列出目標:想要讓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增進溝通技巧。
  2. 列出行為:在網路上回應別人的問題。
  3. 行動並監督:看到有可以回應的問題就去回應。(這是我以前不會做甚至不想做的事情)
  4. 提醒自己:這點我沒有做到。

目前實行了幾天,對於回應問題比較沒有排斥感,也比較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認為只要去做一些你平常不敢或不想去做的事情,其實就可以拓展舒適圈了。

書中還有其餘更為詳盡的分析根本原因、排除誘惑、練習受苦、學會自律以及減少風險的行動計劃心理模型,想了解的讀者可以去我的每日讀書心得觀看。


探討點:只有痛苦能讓人成長?

作者的觀點是只有痛苦能讓人成長,個人是不太認同。就像作者所說的,心理任型的基石是成長型心態(目前我也正在拜讀相關書籍),那與痛不痛苦有何相關?重點應是在於心態。當然我不否認痛苦可以讓人快速成長,但前提是,經歷的人必須要能夠跨得過去,若是心志不夠強壯,可能會很容易被壓垮。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成長,所以我認為痛苦能影響的只是速度,而非成長。

本書帶給了我蠻多啟發的,這邊我使用列舉的方式如下:

  • 對痛苦以及討厭的事情心態改變,將它們想成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
  • 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項目。以運動來說,控制自己能做的項目以及時間,而非做完運動後能讓身體變多健康或是體態變多好。
  • 每天做一件討厭的事情,(個人解讀為不想去做的事情也可以,總之是你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幫助拓展舒適圈。


推薦給以下人群

  • 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的人。
  • 想要自我成長、鍛鍊自己的人。


閱讀過程心得

對於我的閱讀過程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觀看我的每日閱讀筆記記錄喔!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1(本書概述)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2(改變對痛苦的心態、分析困境)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3(釐清核心價值、擺脫誘惑)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4(理解失敗現實、每天做一件令人討厭的事)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5(受苦練習、學會自律)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6(減少失敗風險的框架)


結尾

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本書對於痛苦、難題的觀點令我耳目一新,先前較少接觸到這類書籍,若你是遇到難題就卻步、跨不過去的人,十分推薦你來讀這本書,改變對痛苦的看法,可以讓人更進一步。


本書資訊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6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第九章 為爆發的執行力塑造良好的心態及行為
第十章 人固有一死,現在就開始行動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作者在第九章較為詳細地說明了第五章內有概略描述到的減少失敗的框架,計畫框架如下:
  1. 定義目標:簡潔、可量化、有時間限制及戰略要點(長期目的、有啟發性且易於記憶)。
  2. 認清威脅及障礙:分出可控及不可控的,減少可控制的威脅。
  3. 列出所需的資源:受控制的資源、需要請求支援或花錢的資源。
  4. 確定執行/不執行: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目標合理。
  5. 應用汲取的經驗教訓:找有經驗的人,列出相關的經驗教訓。
  6. 建立一個行動計畫:紀律和責任心發揮作用的地方。每個動作必須有內容、對象以及時間。
  7. 召集你的紅隊:尋找對你的計劃及目的有一定了解的人,請他們給予建議。
  8. 制定應變計畫:依據紅隊給予的建議(可能的意外情況)做出應變計畫。


最後使用心理模型「結果金字塔」,將本書前述的內容做一個整合:

心理模型:結果金字塔

金字塔從上往下的內容為:
  1. 結果:清晰、可量化且有時限。
  2. 行動:上述所提到的計畫方法。
  3. 信念:個人價值宣言。
  4. 目的:首要目的(必須要能夠幫助信念)。
  5. 儀式:思考方式、接受新事物(必須要夠符合目的)。
個人想法:結果金字塔最後一點的儀式其實看的並不是很懂我認為一般來說,訂立目標→減小可控的危脅→行動計畫應該就足夠應付一般的行動了。真正影響重大,且可能造成後果嚴重的目標,可能才需要如此嚴謹的程序


第十章作者的觀點主要是激勵讀者馬上行動,可以從「臨終時想要別人如何看待你」以及「列出遺憾清單」的方向去思考。


心得及問題解答


截至目前為止,本書在自我成長的路上由以下順序解說:
  1. 改變心態。
  2. 分析事件原因,改善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3. 確立核心價值。
  4. 移除妨礙核心價值的行動。
  5. 了解失敗會對你帶來的影響。
  6. 利用壓力,拓展你的舒適圈。(做討厭的事情)
  7. 找同伴一起跨過痛苦。
  8. 學會自律,提升責任心。
  9. 透過計畫框架制定風險合理的計畫。
看完這本書,對我來說比較有感的部位是轉變對痛苦的心態,以及每天去做討厭的事情(我認為不拿手的事情也行,因為也脫離了舒適圈)。至於每個心理框架,其實也都大同小異,在細節部分做調整就可以了。

以我一個一般人來說,很多障礙其實真的是自己給的,「我不行」、「我害怕」、「我好懶」這些藉口限制住了自己,在不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多試試,改變心態真的可以幫助自己成長。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
    • 截至第四章讀完,心理韌性=成長型心態+意志力。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 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並透過提升自制力,移除障礙來強化它。
    • 利用壓力,每天做討厭的事情,擴展你的舒適圈。
    • 找同伴一起跨過痛苦,並顯露真實的情緒,以利能夠克服它。
    • 培養紀律及責任心。(養成習慣的過程就可以培養心理韌性)
    • 透過計畫框架,減少風險並提升成功率。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5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第七章 慎選目標
第八章 有紀律、有擔當,讓你贏得更多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我們需要擴大舒適圈才能贏得新的機會,但在擴大的途中需要先衡量其風險。

好的決定+評估後可承受的風險+確實行動=好結果的機率高


作者提出的心理模型「受苦的練習」,幫助讀者勇於受苦,擴大舒適圈:
  1. 找到讓你安心的同伴關係一起面對痛苦。個人看法:舉例來說就是找人一起運動提升健康
  2. 面對,表達你的情緒,分享後會帶來正面結果。個人看法:渲洩負面情緒,這項運動無法達成。
  3. 好好地從頭到尾處理痛苦的情緒。個人看法:我就廢
  4. 反思並重新排列你的優先順序。個人看法:為了健康還是要繼續運動,可以挑戰簡單一點的
  5. 利用你的經驗幫助他人,可以減輕自身的苦痛。
個人想法:本書作者非常強調痛苦,痛苦可以讓人成長,如果你能跨越的話。對於意志力堅強的人,苦痛壓不倒他,他仍可以堅強挺過。但我認為一般人應該是不需要如此,個人還是比較認同透過轉變心態的方式,讓痛苦不再是痛苦。(以上述範例來說:可以把運動關連到健康,撐過它你就可以獲得健康)且作者提出的「受苦的練習」是需要同伴支持的,沒有同伴就會終止在第一步,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可以靠自我調適達成的方法


團隊的紀律及責任心是由個人的紀律及責任心組成,每個都都需要紀律及責任心。

作者提出心理模型「學會自律」,讓讀者在個人及在團隊內都可有較好的表現:
  1. 了解自己的弱點:自我覺察,承認自己的缺點。
  2. 消除誘惑:越少分心事項,越易專注於目標。
  3. 設定明確目標並制訂執行計畫
  4. 練習每天用功:自律需要反覆練習,變成習慣。
  5. 培養新習慣的秘訣是將事情簡單化:將大目標切割為小行為。
  6. 改變你對意志力的看法:相信自己可以成長就能做到。
  7. 給自己一個應變計畫:準備另一條通往終點的路。
  8. 找到可信賴的教練或指導者:從別人觀點了解自己的不足。
  9. 原諒自己,繼續前進:別讓自己陷入不良情緒。
個人想法:看起來與先前提到的方法都大同小異。重點都在[以某種因素決定目標]→消除誘惑(把時間空出來)→訂定大目標及小步驟,每天執行(養成習慣)→找人監督,繼續前進。這裡比較特別的點是應變計畫,在卡關時可以有另一個選擇



心得及問題解答


截至目前為止,本書在自我成長的路上由以下順序解說:
  1. 改變心態。
  2. 分析事件原因,改善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3. 確立核心價值。
  4. 移除妨礙核心價值的行動。
  5. 了解失敗會對你帶來的影響。
  6. 利用壓力,拓展你的舒適圈。(做討厭的事情)
  7. 找同伴一起跨過痛苦。
  8. 學會自律,提升責任心。
看到這裡覺得這本書有點工具書的感覺,缺少什麼部分或是需要提升什麼項目,就可以去查看如何應對,但其實每個模型都不會相差太多。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
    • 截至第四章讀完,心理韌性=成長型心態+意志力。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 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並透過提升自制力,移除障礙來強化它。
    • 利用壓力,每天做討厭的事情,擴展你的舒適圈。
    • 找同伴一起跨過痛苦,並顯露真實的情緒,以利能夠克服它。
    • 培養紀律及責任心。(養成習慣的過程就可以培養心理韌性)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4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第五章 沒有失敗等於沒有努力過
第六章 每天做一件你不願意做的事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多數人都接受失敗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也是成長的重要養分,但大多數人仍然討厭失敗。加州柏克萊分校的馬丁.科溫頓教授(Martin Covington)將學生與失敗共處的關係分為四類:
  • 成功導向者:終生學習者,將失敗視為進步的一種方法。
  • 過度努力者:害怕失敗,會發揮自我,表現超出合理預期的範圍。
  • 抗拒失敗者:不期望成功,但害怕失敗,只做最低限度的融入。
  • 接受失敗者:已經接受失敗和打擊,很難激勵。

個人想法:覺得關於這部分在本書中可能探討的不夠詳盡,看不出其與後續文章的相關處。且沒有特別說明此四者的心態及目標部分,若目標非符合個人價值觀,那麼落入抗拒失敗以及接受失敗似乎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為那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不符合個人價值觀,我不需要為此避免所謂的失敗,因為這件事情對我影響不大)也許在某些層面的成功導向者,會在某些層面成為接受失敗者


作者提出的擁抱逆境的八個失敗現實,了解關於失敗的現實,能夠更好面對它:
  1. 失敗使一個目標看起來更難實現。
  2. 失敗會改變人對自己能力的看法。
  3. 失敗會讓人感到無助。
  4. 失敗的經驗可能會導致對失敗的恐懼。
  5. 對失敗的恐懼經常導致不經意的自我毀滅。
  6. 追求成功的壓力增加了表演焦慮,造成窒息。
  7. 意志力就像肌肉,需要訓練和休息。個人看法:這一件事實畫風看起來特別不同。
  8. 對於失敗,最健康的心理反應是專注於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
個人想法:作者的在八個失敗現實說明了面對失敗,人可能會有的改變個人認為最主要就是帶出最後一點「控制你的控制的」。當失敗發生時,透過根本原因分析五步驟」分析失敗原因,進一步避免下次的失敗。

在本章最後,作者也提出了抑制風險和減少失敗的框架:(後面章節會再詳述討論)
  1. 定義目標。
  2. 列出威脅和危害。
  3. 確定成功執行任務所需的資源。
  4. 評估執行/不執行標準:利用現有資訊做出最佳決策,以決定是否進行。
  5. 總是匯報(監督)。
個人想法:其實與作者前述的馴服誘惑之虎心理模型很類似,差別在於多了資源確認以及評估是否執行


在第六章作者提出較為具體的方式,告知讀者如何將壓力變為動力,拓展你的舒適圈。書中引用了心理學家阿莉亞.庫倫姆(Alia Crum)和湯瑪斯.庫倫姆(Thomas Crum)提出的三步驟模型:
  1. 看見壓力:我們只對重視的事情感到壓力,意識到壓力和逆境,會讓大腦能夠更仔細的反應。
  2. 掌控壓力:每天都做一點討厭的事。個人看法:雖然作者並沒有明說,但是討厭這個情緒應該是有讓你重視卻又不想做的事情產生的
  3. 利用壓力:壓力反應的漸進目標是幫助身心的增強過程。
要如何利用壓力?每天執行令人討厭的事。作者對此提出了以下的流程:
  1. 列出前20個個人與職涯的目標:生活和工作一定會有衝突的部分。
  2. 將上述的清單精簡為5~6個目標:只專注在真正有意義的目標。
  3. 規劃每項目標必做的行為:列出5~6個行動,並找出不舒服的因素。
  4. 開始練習做你討厭的事:印出麻煩事,放在明顯可見的地方。

個人想法:這些行為與個人價值心理模型很類似,差別在於這裡有強調令人討厭的事情


心得及問題解答


截至目前為止,本書在自我成長的路上由以下順序解說:
  1. 改變心態。
  2. 分析事件原因,改善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3. 確立核心價值。
  4. 移除妨礙核心價值的行動。
  5. 了解失敗會對你帶來的影響
  6. 利用壓力,拓展你的舒適圈
關於如何操作的部分,其實與前面提到的部分都很類似,也許在整本書讀完之後可以做個總整理。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
    • 截至第四章讀完,心理韌性=成長型心態+意志力。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 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並透過提升自制力,移除障礙來強化它。
    • 利用壓力,每天做討厭的事情,擴展你的舒適圈。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3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第三章 矯正你的價值觀
第四章 馴服誘惑之虎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作者在第三章「矯正你的價值觀」讓讀者要先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在一般認知中是好的價值觀),在做任何決策時,都要以價值觀來參考選擇。

個人想法:第三章的標題雖然是「矯正你的價值觀」,但是個人認為在內容上來說,「堅持你的價值觀」(當然你價值觀前提是好的價值觀)可能比較貼切。依據增強你的意志力書中說的,做與價值觀不同的決策會耗損意志力,與本書的概念是相符合的。你必須要了解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也就是你的核心價值,以採取與核心價值符合的行動


作者提出的個人價值宣言心理模型,幫助讀者釐清自身的核心價值:
  1. 利用便利貼,寫出認為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例如:家庭、健康、自信……等等)
  2. 將所有便利貼依主題分類,只留下4~6項核心價值。
  3. 列出擁護核心價值的支持行為,為每個價值列出2~3項行為。(若核心價值是健康,那麼應該可以列出運動、飲食…)
  4. 為每個行為至少列出一項問責機制。(監督)
  5. 列印出上述所有內容,並放在自己每日可以看到的地方。
個人想法:作者的個人價值宣言模型,不僅可以幫助讀者釐清對自己來說較為重要的價值,且支持行為可以進一步增進你的核心價值,以意志力角度來說,這些行為不會互相衝突,較不會造成意志力的耗損,且核心價值應是理想的自己,更可以讓自己專注往理想的方向前進。(若核心價值有衝突,應該也要試著列出優先順序,將衝突且順序較低的價值排除)


在第三章已經列出了我們應該前進的方向,接下來作者在第四章說明了我們要如何排除誘惑,往理想的自己前行。

作者提出馴服誘惑之虎的心理模型,幫助讀者如何專注在要前進的方向:
  1. 訂立明確目標:後續章節作者會再詳細討論如何訂立明確目標。
  2. 想像成功:想像獲得好結果,大腦會逆向思考,訂出一條前行的路。
  3. 列出障礙物:避免誘惑以及分心。
  4. 移除路障:移除阻礙成功的習慣。
  5. 糾正自己的錯誤:打造可以即時回歸正道的計畫,並尋找友人分享監督。

個人想法:馴服誘惑之虎的心理模型中,將壞習慣冠以路障的名稱,也就是說這個東西還在,你就會很難成功,這算是我先前比較沒有注意到的觀點。將負面標籤貼給壞習慣,好像更能觸動人去移除它。



心得及問題解答


截至目前為止,本書在自我成長的路上由以下順序解說:
  1. 改變心態。
  2. 分析事件原因,改善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3. 確立核心價值。
  4. 移除妨礙核心價值的行動。
到此部位一脈相承,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開啟一切的行動,改善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則為後續的行動準則,之後透過核心價值以及移除妨礙它的行動,讓自己可以朝核心價值的部位前進,整體讀來是順暢且有幫助的。期待後續的章節。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
    • 截至第四章讀完,心理韌性=成長型心態+意志力。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 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並透過提升自制力,移除障礙來強化它。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2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第一章 痛苦是必經之路
第二章 即使拿到一手爛牌,也要打出好牌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作者在書中說明觀點時,皆會以他在美國海豹部隊中的經歷作為佐證,讀起來讓人感覺更有說服力。
個人想法:這些經歷雖然勵志,但是還蠻殘酷的,以一般人來說應該很難做到那種程度。個人認為必須要有作者所說的三個P才能達到:毅力(Persisitence)、目的(Purpose)及熱情(Passion)。雖然強烈且極端的例子一般人無法達成,但是保有整體的中心思想,我們這種一般人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們可以由生活方式去分辨「堅毅」這種特質,這種特質只有遇到困難才會顯露出來,它讓人可以在遭遇困境時保持好心態並持續進步,進一步克服逆境。
我們需要改變對痛苦的看法,將痛苦與進步、建立心理堅毅力連結在一起。
個人啟發:這一段對我幫助蠻大的,從來沒有意識過「痛苦」這件事情是讓人進步的動力。我的心態會是遇到困難去解決它,但我沒有想到困難可能是會由痛苦帶來的。這讓我以後在遇到痛苦的事情時,可以將心態轉化為成長的機會及動力

作者提出「痛苦是必經之路」的心理模型,改善面對痛苦的心態:
  • 好好面對你的痛苦和情緒:感受它、承認它並且擁抱它
  • 挑戰你的視角:逆境總會過去
  • 結交有正向影響力的良師益友:離開負面友人
  • 保持積極,遠離消極心理應對機制:掌握自己能控制的,並且保持健康,才有本錢應對逆境
  • 理解壞事不過三」:尋找規律並合理化所有事情可能會扭曲事實
  • 接受並原諒:放下會將你困在過去的事情個人想法:這一點接受並放下就可以了,針對無心造成的事情才能給予原諒。
個人想法:其實可以發現,逆境其實也是機會,讓你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或是他人的真實面相(例如:遇到困境後,好友直接不聯繫)

遇到痛苦時,逃避只會對你有害,利用痛苦,讓它帶你走向更精采的人生
個人想法:超棒的觀點,對於痛苦的事情加以利用使其成為進步的動力。


作者提出,贏家不相信運氣,而是依靠遠見、勤奮、準備、堅毅去修正人生軌道,走向更好的方向只要接納痛苦,讓痛苦不再是痛苦,就能夠一步步擴展你的舒適圈。專注在你能控制的事物上面,忽略無法控制的事情。

個人想法:
  1. 其實這一部分有點像重複說明痛苦是必經之路」的心理模型。
  2. 接納痛苦,擴大舒適圈也是我先前沒有料想到觀點,作者提出的想法看起來真的可以讓人越來越成長。但是關鍵的一點,在接納痛苦的時候,可能遭遇的風險要如何平衡呢?


作者提出「擁抱逆境:根本原因分析五步驟」的心理模型,如何捉出你能控制並改變的部分:

  1. 破事發生:給事件取名,辨識及分類。
  2. 高度可能原因:為什麼會發生?有辦法控制嗎?原因是什麼呢?
  3. 深層的根本原因:用五個為什麼解釋,分析這件事情與自己的關聯性。
  4. 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學習到什麼?
  5. 行動規劃:該做什麼?何時要做到?
對於任何阻礙你前進的事物,都可以用以上模型去應對克服。

個人看法:非常有幫助的心理模型,我自身遇到困境(發覺肌肉不足)也是使用類似概念去克服的,但當時的我並沒有如此系統的做法,現在回顧,我的解決方式其實就是這個心理模型的實踐,以下與各位讀者分享:

  1. 破事發生:拿不起一般物品,個人判斷為可能是肌少症。
  2. 高度可能原因:肌肉減少或力量不足。
  3. 深層的根本原因:平常很少提重物,手部肌肉很少使用,且飲食喜愛澱粉類,缺少蛋白質。
  4. 錯誤中學習:可以從缺少的運動或是力量訓練及改善飲食種類入手。(先前的錯誤行為)
  5. 行動規劃:平時沒有機會提重物,要額外去鍛鍊手部肌肉,且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可透過乳清飲品快速補充需要的蛋白質)


心得及問題解答


目前看起來本書有說到關於心態的調整以及釐清問題,抓住自己能控制的點,看到這邊個人認為這本的書主題比較明確,所提出的概念及方法也都是圍繞:遇到困境→調整心態→找出能做(控制)的事項來執行。是我比較喜愛的行文手法,希望後續的內容也是如此。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是應對困境的能力。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遇到逆境時,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境,找出自己能夠控制的事項,並訂立目標去實踐它,以擺脫困境,使從前的困境成為現在的舒適圈,並且不斷擴張。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閱讀筆記 | 意志鍛鍊 Day1



閱讀範圍


書名:意志鍛鍊
作者: 布蘭特.格里森  
原文作者: Brent Gleeson
譯者: 曾文彥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5/22

閱讀範圍:
前言、結語








書中內容的個人解讀及想法


作者在前言中說明了,本書是一本關於心理韌性的書,我們可以了解是什麼特質可以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要如何建構這種特質,讓我們沖出舒適圈,堅持前行。心理韌性就像肌肉,可以藉由專注以及決心,以及本書的方法去強化。
個人看法:這樣看起來本書的心理韌性就像是先前讀過的意志力

作者對心理韌性的定義為:
  1. 挑戰:將難題視為挑戰,檢視失敗並從中學習。
  2. 承諾:致力於人生和目標,不輕易分心。
  3. 控制:將時間和精力專注於能夠控制的情況和事件。

其中成長心態,是構成心理韌性的基石。
成長心態的大意就是認為事情是可以靠自身努力去克服的,而非將事情的發生歸類於運氣。說白點就是「人定勝天」,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不斷成長,在逆境中尋找成長及克服的可能性。(這部分我已經有購買了原作者的書籍,等閱讀之後再進行整理分享)

在結語中作者有條列出了本書重點,這邊也稍微列出「12條轉換心境,活出精采的安全保護守則」:

  1. 擁抱逆境:逆境會是你成長發展的機會。
  2. 唯有昨天是輕鬆的一天:應對挑戰,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忽略自己不能控制的事。
  3. 習慣不舒適感,你會感到越來越舒適:將舒適圈擴張。
  4. 在逆境中要堅持奮鬥(個人看法:和第一點有點類似)
  5. 成為成功者必須付出代價:定義目標,制定計畫。
  6. 在沒有指令的情況下,我將扛起責任:對自己負責(紀律和責任心)。
  7. 活在當下:專注可以控制的事物。(個人看法:與第二點類似)
  8. 要求紀律,期待創新:不要將時間浪費在與自身價值觀和預期結果不符的事情上。(個人疑問:你自身的價值觀會是最棒最適合你的嗎?)
  9. 緩慢而平穩,平穩而快速:做好小事,將目標越訂越高。
  10. 先完成小目標,就會實現大目標:確定優先事項並執行。
  11. 不容妥協的誠信是我的原則
  12. 永不停止戰鬥
個人看法:看了幾本書,書本結語的幫助真的可以讓人瞭解本書的概括,感謝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心得及問題解答


這本書看起來也是一本自我成長的書,以結語看到的部分比較特別的是,作者有特別強調「逆境」這項情況,算是在其他書籍中較少見的。期待後續閱讀可以更完善我的心態及看法。

讀到目前,自我成長類的書籍有幾個共通點:
  • 成長心態:是採取一切行動的動能,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且改變後的自己能夠讓事情有所變化,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
  • 習慣養成及監督:讓自己成長的實際行動。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 讓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沖出舒適圈並持續前行。
  • 如何培養心理韌性?
    • 心理韌性就像肌肉一樣,藉由專注和決心,以及本書中的方法可以去強化它。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 | 大局思維|排除可能影響自己的障礙,訂出自己的大格局目標並實現它


概述

本書教人如何擺脫來自自身及外來的障礙以訂立屬於自已的大格局目標,以及要如何透過小步驟去實現自己訂立的目標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在書中列舉了許多行為科學見解以幫助讀者釐清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讀者可以透過一一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本書中解決的疑問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疑問解答以及個人看法

聲明:以下論述基點為本人閱讀書籍後的理解,有可能並非作者要表達的原意。

本書的大方向就是幫助讀者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也許會被內在(「我做不到」)或是外在(「你做不到」)情況所設限,無法發掘自己的大格局目標。作者透過大量心理學概念,幫助讀者釐清自身的狀況,排除來自於內部以及外部的障礙。

大格局目標訂立後,透過每日維持執行小步驟,讓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在執行小步驟的同時,可能也會遭受一些來自自身或是環境的影響,作者透過打造環境,建立韌性等等方式,告訴讀者如何專心致志,切切實實地朝自己的大格局目標邁進。


以下為閱讀本書前我所訂立的問題,來看看其疑問解答: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讀完整本書,我認為這本書指的大局是指「自身的」大局,也就是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這就是屬於你的大局。對於未來有了想要前進的方向之後,我們才能訂立下一步計畫,讓自己一步一步朝理想中的自己邁進。也就是說,大局思維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在移除自身以及外部的障礙後,找到屬於自己正確的敘事。舉例來說:當有人邀請你演講時,你的腦中若浮現了「我做不到!」那就是受到內部障礙所影響,你必須要思考,若是你做不到,對方為何會來邀請你?

仔細思考自身喜愛的事物,以及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並將此與生活做連結。(例如:若關於自己的敘事為:我喜愛寫作,我是一個靠寫文章過活的人,那麼就要進一步思考,寫文章可以如何維持你的生活?朝寫書評、文案、影評之類的可以養活自己的生活方式前進,並進一步增進自己的技能。)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找出朝向大目標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可自行思考或是尋找榜樣,看看在自己想要前往的領域,前輩每日做的事情是那些。)

決定好技能之後,接下來就是分析每日所花費的時間。將每日活動分類為「對自己有幫助的」以及「對自己無幫助的」,將「對自己無幫助的」的活動占用時間,移給「對自己有幫助的」的活動來使用,如此,就可以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讓自己成長。

決定好活動時間之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能受到各式的環境干擾而分心,移除讓你分心的事物,讓自己能夠更專心一致地朝目標邁進。舉例來說,當我在做事情時,非常容易受到手機震動的影響,將手機調整成無干擾模式後,工作效能提升了很多。找到自己的干擾源,並移除它!

除此之外,人也會非常容易受環境干擾,將工作的環境整理起來,讓自己舒適,也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日常執行通向大格局的小步驟時,也可能受到不良心態的影響(容易怨天尤人),改變心態,面向挑戰,提升自己的韌性也是通向大格局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點。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作者提出了大量的心理層面影響,說明自身可能會因此受到的影響。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我的讀書筆記去確認。

對於來自於外人的影響,則是要顯露自身達成大格局目標的能力,以排除外人的偏見。除此之外,作者還說明了許多可能影響別人的心理學概念,透過心理學去影響其他人。這一部分,我個人是不太贊同的,這有點類似透過心理學去操控別人,我個人認為做最好的自己即可。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與前述問題「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有部分雷同,主要就是時間的控管,將「對自己無幫助」的時間利用,挪用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活動上,此方式可以儘量不影響到日常。


對本書的看法

本書與我先原預期的不同,我原本以為的「大局」是指團體、公司乃至於整個社會,要如何根據「大局」去做出較好的決策,這是我一開始對本書的預期。讀到開頭之後才發現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成長的書籍,所以如果看了書名想法與我相同的網友,就不需要去閱讀這本書了。

本書對於想要改變自我、自我成長的人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因為其所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可惜的是面向廣卻不深入,以我個人而言覺得較無幫助。但是在看書過程中,我會受它影響燃起對未來的憧憬及改變自我的決心。

本書提出了大量的行為科學見解,以我看來就是心理學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若是有讀者想要了解,個人建議可以去觀看我的閱讀筆記,內含有簡略概述,可以讓你瞭解本書大致上是在說什麼。


推薦給以下人群

  • 沒有看過自我成長類書籍的人。


閱讀過程心得

對於我的閱讀過程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觀看我的每日閱讀筆記記錄喔!(由於本書涵括大量行為科學見解,強烈建議想要了解的讀者去看我的筆記)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1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2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3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4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5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6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7


結尾

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我認為本書對於自我成長初心者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本書內容涵蓋了心理學、習慣養成、打造環境以及培養韌性,在各個面向都有提及,讓想要改變自己但沒有方向的讀者可以掌握自己的方向。


本書資訊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7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7 韌性
CHAPTER8 歷程






書本內容概述


作者對韌性的定義:應對重大壓力和悲劇及克服日常小挫折的能力。
個人看法:根據後面文章的敘述,這個「韌性」很像是心態或是意志力。



作者舉出了十個行為科學見解幫助讀者培養韌性,這裡列出如下:
  1. 韌性與基本歸因謬誤
    • 遇到事件時,思考對方可能的處境,改變遇事謾罵的心態。
    • 個人看法:事件也有可能真的是因為個人性格導致,這項作法應該僅限於與陌生人間的偶發事件。
  2. 別讓第一印象決定一切
    • 給別人機會解除誤會。
    • 個人看法:其實與第一項蠻類似的,若是之後還會相處的人,要了解對方再評斷事情
  3. 欣然接受小勝利
    • 表達對事物的感激之情,有助於提升韌性。
    • 個人看法:做法與標題不太相符。表達對事物的感激之情的確是可以讓心態變正向
  4. 有能力放大格局並採取小步驟是一種特權
    •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規畫大格局並進行小步驟來執行,若是有這個機遇及能力,要對這件事情懷抱感激之情。
  5. 人比人氣死人
    • 自己與自己做比較就好,將焦點專注於自己的進步。
  6. 重新聚焦
    • 當壞事情發生時,不要急著做決定,可以先轉移注意力,待冷靜下來再繼續處理。
  7. 重新檢視時間陷阱
    • 辨識對你造成負擔的活動,減少它以保存韌性。
    • 個人想法:前面看起來「韌性」都像是心態,讀到這裡讓我覺得它又有些像意志力
  8. 衡量你的韌性
    • 監督韌性是否有進步,遇到事件的想法是否有呈正向方向做變化。
  9. 重新定義打擊
    • 反思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是否有變好。
    • 個人想法:與上述衡量你的韌性蠻類似的。
  10. 睡眠
    • 好的睡眠幫助人更從容面對打擊。

第八章的歷程則是對第一到第七章做個總結。


想法


這一個章節個人認為比較像是面對事情的心態,什麼樣的心態可以讓你更從容面對事情。作者對韌性的定義與我的定義有些不同,我對韌性的定義比較像是堅持一件事的能力。所以這一章節看得比較艱難一些。同樣的,內容有給我一些硬湊感,感覺像是硬要湊十個見解出來。

到目前為止本書已經閱讀完畢,不得不說與我想像中的不一樣。原本以為這本書是教人如何從大局思維來做決策的書籍,結果看完後應該是類似自我成長的書。此處的大局思維是以自身做為考量,而非以真正的「大局」作為參考點。(個人認為真正的大局應該涵蓋範圍要更廣闊一些,可以延伸到團體、公司、社會等等)

本書雖然列出了大量行為科學見解,但是探討的都沒有很深入。(是我比較不喜愛的書籍內容構成形式)對於完全沒有閱讀過相關書籍的人也許會還蠻有幫助的,但若是有看過自我成長書籍或是概念的人,可能會有很多重複的內容。

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應該是關於敘事的概念,透過敘事描述你是個怎麼樣的人,我認為可以認清自己以及提供一個未來前進的方向。至於一拖拉庫的行為科學見解,是否有用就看每個人是否有適用的情境。

若想要更詳細了解意志力,可以參考我先前讀過的書籍增強你的意志力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今日學習到的部分不再問題中)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打造可以移除干擾及令自己專心且舒服的環境。
    • 改善自己面對事情的心態,正面的去解決問題。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自身:思考大格局目標前,確認自己是否犯了第四章提及的偏誤。
    • 外人:運用達成大格局目標的能力,讓人瞭解你的能力,讓人避開偏見。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6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6 環境







書本內容概述


行為科學界:「脈絡很重要(Context matters)」。
人類的行為會時時刻刻受到周圍的環境提示(cue)所影響,外部的刺激會不知不覺地改變我們的決策和情緒。

本章節主要就是告訴讀者要借助一次性的改變環境,讓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要讓環境更適合我們工作,我們有兩件事情需要處理:
  1. 避免干擾
  2. 調整環境

作者提出了一個行為科學見解來避免干擾:首先先監控自己,發覺自己容易受到什麼樣的干擾而影響工作,接下來就是移除干擾源,或是增加干擾的代價,來減少自己受誘惑的機會。作者舉例說明了他的干擾源是網路,所以作者提高連上WiFi的代價(密碼難以查詢),讓自己擺脫了干擾的誘惑。
個人經驗:讀到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有從別的地方聽到相同的概念,為此我也找出了我的干擾源:手機震動。將震動提示關掉之後,的確變得更專注且工作效率更好



作者為調整環境舉出了九個快速行為科學見解,這裡列出如下:
  1. 空氣
    • 理想的工作場所需要空氣流通。
    • 個人見解:空氣不流通會令人精神萎靡。
  2. 綠意
    • 植物可以提升專注力與生產力,並降低在室內待太久的不良後果(壓力與疲勞)。
    • 個人分享:先前讀彭蒙惠英語時,也有提到Amazon與Google的新辦公室都有增添綠意元素,這個見解十分有說服力。(大公司都這麼做,但本人並沒有實際體驗。)
  3. 自然光
  4. 人工光
    • 充足的光線可以讓人專心致志。
    • 暗一點的光線可以讓人提升創造力。
  5. 溫度
    • 找出適合自己的溫度。
    • 一般而言,16~24度是適合一般人的溫度。
  6. 噪音
    • 較安靜的環境可以提升動機和生產力。
    • 個人見解:非常贊同!噪音不僅令人煩躁還讓人分心
  7. 自己的空間
    • 設立一個專屬的工作空間。
    • 個人分享:《專注力UP!5分鐘居家辦公整理術》就是基於這個概念教人打造自己的專屬工作空間
  8. 整潔
    1. 乾淨的環境可以避免分心。
    2. 個人分享:《專注力UP!5分鐘居家辦公整理術》就是基於這個概念教人收納,移除令自己分心的物品
  9. 顏色
    • 鮮明的顏色,似乎比黯淡的顏色更能提升表現。

想法


這一個章節說明的內容之前陸陸續續都有讀過,對我來說大多是已經知道的知識。干擾的部分需要發掘自己容易受干擾的點並移除或減少它;環境的部分則是依據個人的喜好來打造令自己舒服的環境,這裡我認為大重點就是:減少工作環境中對自己的誘惑。(把會干擾自己的物品收納起來及讓自己處於舒適的環境)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今日學習到的部分不再問題中)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打造可以移除干擾及令自己專心且舒服的環境。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自身:思考大格局目標前,確認自己是否犯了第四章提及的偏誤。
    • 外人:運用達成大格局目標的能力,讓人瞭解你的能力,讓人避開偏見。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5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5 外在影響







學到的觀念


「如果每個人都告訴你此路不通,你就該認清事實」是作者非常喜愛的一句話。

作者在此章節提出了幫助讀者辨識他人的行為偏見和盲點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見由大腦系統一(快速且直覺)引發的現象:
  • 無意識偏見(unconsious bias):你察覺不到你的偏見
  • 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看一個人跟做某種工作的人行為很類似,就認為那個人也是從事相同工作
  • 統計歧視(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大家都這樣做,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做


作者藉由上述現象,引出了行為科學的十個見解,幫助讀者了解他人可能會有的偏見和行為,以及要如何克服:(別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我該做什麼改變他們的想法?)

  1. 遏止無意識偏見、代表性捷思與統計歧視
    • 展現自己在大格局目標中所擁有的能力。
  2. 不是所有建議都是平等的
    • 了解自己願意接受哪方面的建議,只追尋讓你朝理想方向前進的建議。
    • 由不同的人給予建議,久了會知道誰真心幫你。
    • 個人疑問:何為有效建議?由自己決定,又如何避免自己的盲點?
  3. 避免被貼上錯誤的標籤
    •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將某人的行為歸因於性格,而非情境。例如某人今天遲到是因為塞車,但有人將原因歸於這個人賴床慢出門或是想偷懶,就犯了基本歸因謬誤。
    • 較易發生在不熟悉的人身上。
    • 如何規避?透過溝通,澄清結果並非個人造成。
  4. 資訊瀑流(information cascade)
    • 定義:效法前者的行為或是意見,不去表露自己的看法。(說白話點就是跟風啦)
    • 如何破解?先認同前者的意見,並在最後提出自己的意見,並請另一人說出看法。
  5. 評判
    • 近因效應(recentcy effect):越晚接受評判的,會令評審印象越深。
    • 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第一位上場者能得到最正確的判斷。
    • 儘量避免在中間進行評判。
    • 個人想法:依據近因效應,表現好壞看起來都會被放大,把焦點關注在自己的表演。似乎更為重要。
  6. 你在內團體嗎?
    • 在任何日常場合(讀書、工作),都要加入團體,好處如下:
      1. 接觸別人,了解別人的想法可以對你有所助益。
      2. 好的社交網路可以提升你的福祉。
    • 個人疑問:如何判定好的社交網路?如何判定這個一個值得加入的好團體?
  7. 爭取小小的肯定
    • 有求於人時,要讓對方感覺良好,對方會更願意幫助你。
    • 曝光效應(exposure effect):讓人對熟悉的事物產生好感。
    • 承諾偏誤(commitment bias):一旦某人公開支持你,要收回支持很難。
    • 個人想法:爭取肯定等於有求於人?內文似乎與標題不服,個人還是支持用能力去爭取支持,而非一些心理技巧。
  8. 被否定時該怎麼辦?
    1. 和拒絕你的人談談,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並請對方重新評價。
    2. 修改自己的點子,把所有回饋都列入考量。
    3. 找一下個聯繫的對象。
    • 個人疑問:如何找到合適的聯繫對象?(與前面的疑問相同,要如何確認這是一個適合相交的人?只能透過自身長期接觸嗎?)
  9. 請為他人盡一份力
    • 做個好人,為他人著想。
  10. 保持聯繫
    • 遇到任何困難,可與作者聯繫,請他幫助你。

想法


一言難盡,與前述章節一樣,對我來說打不到痛點,看起來與人相交的判定準則還是只能靠自己。但經過長期交往你又真的能了解對方嗎?個人認為很難說,好的朋友的確可以讓人獲益良多,但是要如何確定對方是一位好的朋友?基本上有遇到好的朋友,上述的行為科學見解其實通通都不是問題,個人覺得可惜的是作者並沒有對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適合深交給予建議。

整體看起來看起來移除外部偏見的方法就是用能力說話或是找(多)個好朋友給予建議。作者將內容聚焦在心理學影響上,但卻又不深入探討,只是簡單提過,對我來說真的說服力不足,無法引起共鳴。但是好處是可以讓我複習整理一下心理學專有名詞以及相關的定義。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自身:思考大格局目標前,確認自己是否犯了第四章提及的偏誤。
    • 外人:運用達成大格局目標的能力,讓人瞭解你的能力,讓人避開偏見。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4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4 內在認同







學到的觀念


在做任何決策前,都要先確認自己是否有受到偏見的影響,導致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或是錯誤的大格局方向。


作者提出了行為科學的十個見解,幫助讀者釐清自身的偏見:(在做決策前,你是否有受到偏見影響了?)

  1. 存在於人脈網絡和影響者的偏見
    • 相似性偏誤(similarity bias):偏好身邊圍繞跟自己相似的人(我的理解就是同溫層
    • 尋找非同溫層的人,有助於擴展自己的觀點
    • 尋找比自己強的人,訂立為榜樣,則可以成為進步的動力
  2. 你挑對大格局目標了嗎?
    • 支持選擇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認為自己過去的選擇是對的
    •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跟他人做一樣的事情
    • 抗拒偏誤(reactance bias):別人認為不好的事情,賭一口氣去做
    • 思考大格局時,想想是否受上述偏誤所影響,你的選擇真的是你喜歡或是想要的嗎?還是有受到他人影響呢?
  3.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 損失規避會造成拖延現象(不想要做決策)
    • 支持挑戰,縱使失敗仍會有所收穫
    • 持續暴露在損失規避之下,可以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苦
    • 個人筆記:縱使作者有過損失規避,但是尋求幫助後卻帶來了好結果,所以損失規避帶來的未必都是壞結果
  4. 了解自己的價值
    • 一般人多數由薪水來錨定自己的價值,作者建議可以由同儕或是別間公司來重新錨定自己的價值
  5. 我們為什麼不常表達需要什麼?
    • 對別人有所期待,認為別人知道你想要的(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的)
    • 在適當的時候,要主動讓別人了解你的想法
  6. 雙向對話
    • 尋求他人的回饋,並且判斷其是否為客觀,藉由批判性回饋,調整自己,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7. 保全面子
    • 保全面子效應(saving face effect):經歷損失時,預期「他人」會有什麼評價
    • 你要知道,別人沒你想像的那麼關注你
  8. 對新機會保持開放的心胸
    • 不作為偏誤(saving face effect):做比不做傷害更大
    • 行動偏誤(action bias):不管好壞,先做再說
    • 行動先需先仔細思考利弊,避免落入上述兩種偏誤
  9. 擔責任並成長
    •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成功是自己的功勞,失敗是別人導致的
    • 擺脫自利偏誤,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進成長
  10. 別忘了放鬆
    • 不要把注意力過度放在大格局上目標上,而導致其餘部分受害
    • 個人筆記:根據前面的章節,小步驟是由「不太有用」的行動時間空出來的,為何會因此而損害到其餘日常生活部分?

想法


本章節要擺除個人的偏見,因此作者在行為科學見解中提出了大量的心理學偏誤,以及個人可能受這些偏誤造成的影響,以此說明如何擺脫個人偏見。以我個人來看,我認為介紹的蠻凌亂的且較沒有系統,當然也不排除我沒有抓住作者想要說明的重點。

我可以理解作者把讀者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若是剛好有符合的,則可以慎思自己是否有落入心理偏誤。但以我個人來看,以大格局目標為基點,除了第二個行為,我找不到移除內在偏見與某些行為科學見解的強烈關聯性,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是「搔不到癢處」。如果說是日常小決策,會受到這些因素影響是一定的,但是對於大格局目標,我認為關聯性沒有那麼強

這章標題是內在認同,但是行為科學簡介蠻多都是需要請別人幫忙的,也就是說這個內在認同會受到別人所影響,那又要如何確認別人給予的影響是正確的?如何評斷別人如何看待你是否客觀,別人對你的想法真的是他們的想法嗎?(別人)受到偏誤給你的想法,你要如何修正自己?我認為這部分要考量的點,不確定性太多太多了。可惜的是這一章沒有詳細探討這一部分。

不過我也由此總結出自己可能喜愛的書本行文方式,我喜歡以一貫之的內容,這種內容帶給我幫助會較大(像是彈性習慣),這本書雖然目前看到的每個章節都有十個行為科學見解,但是給我的感覺都與章節主軸關聯性沒有非常強,對我一種散亂感與硬湊感,無法給予我深刻的印象。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身:思考大格局目標前,確認自己是否犯了第四章提及的偏誤。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3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3 時間







學到的觀念


沒來由的思緒會讓我們分心或是拖延,透過建立計畫並監督,輔以毅力(持之以恆)則可以擊敗拖延。

我們的時間有限,如何找出時間來練習為了達成目標,所需要執行的小步驟呢?我們的每日活動是由「有用的」(可以提升生活品質的)以及「不太有用的」所組成。分析你的時間使用,找出「不太有用的」活動,將其所耗費的時間移至「有用的」活動,來進行你所需要的小步驟。

在行為科學來說,先享受,後付出代價的行為被稱為「罪惡」或是「壞事」。像是玩手機遊戲、社群或是看電視等等。如果這些活動不在你的目標步驟中,請減少它們所耗費的時間,將時間挪來執行你的小步驟。


作者在最後提出了行為科學的十個見解,幫助讀者將小步驟持續下去:(執行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阻礙,該如何克服呢?)

  1. 重新調整眼前的成本與效益
    • 找到小步驟可以讓你立即看到的效益,以及減少其所要耗費的成本,讓小步驟更容易持續執行
  2. 培養自我信念
    •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打擊或失敗都只是暫時的
  3. 給自己額外的時間
    • 規劃謬誤是人們對於將要執行的計畫往往過度樂觀,導致實際完成時間往往遠於原先預計的規劃時間
    • 避開規劃謬誤,將計畫時間拉長,以經驗法則來說1.5倍是個不錯的開始
  4. 經常更新對大格局目標給的承諾
    • 關注在小步驟執行一段時間後,想法是否有所改變?是否對於大格局目標有所調整?
  5. 意義就是動力
    • 你的小步驟是否讓你快樂或是對社會有所助益(有意義)?
    • 有的話可以讓小步驟更持久,沒有的話也可以試著想想看
  6. 禁得起衡量就會成功
    • 確認計畫真的有確實執行(監督)
  7. 憑運氣也憑努力
    • 一個事件結束後,反思是運氣還是努力造成的結果,是否有可能做得更好?
  8. 注意自己的情緒
    • 情緒對行動會有所影響,理解負面情緒只是暫時的,整理好情緒,保持冷靜在繼續往前進
  9. 人生不是全贏或全輸
    • 就進度就是進度,若會因此而沮喪,可以嘗試折衷效應(依狀態決定工作量,看起來類似 彈性習慣
  10. 把棍子加到每週規劃中
    • 承諾機制,沒達成目標就要「懲罰」

想法


本章節主要的說明就是對時間的規劃,從日常生活中覺察自身耗費在「不太有用的」行動上的時間,把時間移到要執行的小步驟上。說白話點,就是把「壞習慣」的行動時間留給「好習慣」。

後面的行為科學見解,在讀者執行小步驟遇見難題時,可以給予一些執行方向,讓讀者更容易堅持下去。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或覺得與前一章的內容有些牴觸,因為這些小步驟是由理想生活產生的必要步驟,且應該是會讓人喜愛的活動,那麼為何會堅持不下去?所以我對此處的行為科學見解是覺得怪怪的。

此處的行為科學見解我認為非常適用於「移除不良習慣」,但若是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我覺得遇到問題的機率較低。對於喜愛的事物,縱使遇到難題也會試著去克服才對。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沒有確實理解作者想要說明的,目前只是覺得讀起來「不太對勁」。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閱讀筆記 | 大局思維Day2



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2 目標







學到的觀念


錯誤的敘事會讓我們止步不前,改成正確的敘事可以讓我們進步。何謂錯誤的敘事呢?作者提出了演講的例子,當有人邀請你演講時,你內心若反映出了「我做不到」,那可能就是一項錯誤的敘事。(若你真的是一位無法完成演講的人,是不會有人來邀請你演講的)

其次,若是能夠發現自己有著錯誤的敘事,則可以透過「過程」,去將敘事做修改。
像是:我是一個每天要吃零食的人,透過不購買零食或是減少零食購買量,就可以將敘事修正為—我是一個偶爾會吃零食的人。藉由敘事的修改,慢慢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其實大部分都可以操控在自己手中。透過訂立可達成的大格局目標,以及重複的過程,去修正敘事,就能成為想像中的自己。要注意,不要被錯誤的敘事誤導了自己。

作者在最後提出了行為科學的十個見解,幫助讀者成為「升級版」的自己:

  1. 「升級版的我」每天做什麼事?
    • 想像外來要從事什麼樣的活動支撐生活
    • 尋找喜愛的事物,以及喜愛的事物能帶給你什麼機會
    • 必須要是實際上可以執行的目標
  2. 「升級版的我」擁有什麼技能組合?
    • 可以參考前輩或偶像的著作、履歷來尋找自己可能需要的技能
  3. 取得「升級版的我」所需的技能
    • 透過行動來去得新技能
    • 必須要是每日可以執行的
  4. 在職磨練「升級版」技能
    • 查看公司有無提供在職訓練或給予建議
    • 尋找前輩,並詢問生活方式做為參考
  5. 踏出去磨練「升級版」技能
    • 擴展自己的人脈
  6. 透過持續學習磨練「升級版」技能
    • 以免費或低成本作為啟蒙
    • 聚焦於「升級版的我」所需技能
    • 不知道要學習什麼的話,可以透過不斷發展,找出過程中較為開心的行動
  7. 透過心流增強學習效果
    • 心流為持續從事活動以達到全神貫注,高效率的狀態
  8. 審查你的進展以確保成功
    • 每周設定未來目標,並查看是否有確實執行
    • 需列出明確目標,例如書本看幾個章節、要寫幾封信
  9. 每週九十分鐘的最低履行承諾
    • 每周至少要有一個九十分鐘的完整時段
  10. 突破親友障礙
    • 當有人不支持你時,一笑而過即可

想法


本章節前面部分提到敘事的概念時,覺得觀念還挺新鮮的,但是到後半部,整個就是習慣養成的步驟。看到這個地方這本書的大概輪廓如下:
  1. 探索自己未來想要過的生活
  2. 為了過這樣的生活,需要具備的技能
  3. 透過每日行動以增進技能,進一步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看起來與其他養成習慣的書好像沒什麼不同,差一點大概在於作者提出了敘事,由正確的敘事,進一步推導要具備的技能,更進一步的培養技能達到正確的敘事。其中行為見解的部分6,7,9的部分個人覺得有點多餘,看起來都像是在說同一件事情(就是習慣的養成),所以在這一部份我看的時候覺得有些無聊(重複敘事)。

在尋找自己想要的未來中,助人改變一書中也有所提及,當時覺得自己很難以想像未來想要過的生活,但是透過閱讀以及寫作,對我來說,好像未來想要的生活有漸漸浮現出來。加上最近孩子學校停課,我在家中陪他,覺得這樣子的生活好像還不錯,看看書本,寫寫心得,這種生活好像也令我蠻嚮往的,或許之後可以朝這個方向去挖掘新技能。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