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範圍
書名:大局思維
作者: 葛蕾絲‧洛登
原文作者: Grace Lordan
譯者: 洪慈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1
閱讀範圍:
CHAPTER4 內在認同
學到的觀念
在做任何決策前,都要先確認自己是否有受到偏見的影響,導致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或是錯誤的大格局方向。
作者提出了行為科學的十個見解,幫助讀者釐清自身的偏見:(在做決策前,你是否有受到偏見影響了?)
- 存在於人脈網絡和影響者的偏見
- 相似性偏誤(similarity bias):偏好身邊圍繞跟自己相似的人(我的理解就是同溫層)
- 尋找非同溫層的人,有助於擴展自己的觀點
- 尋找比自己強的人,訂立為榜樣,則可以成為進步的動力
- 你挑對大格局目標了嗎?
- 支持選擇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認為自己過去的選擇是對的
-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跟他人做一樣的事情
- 抗拒偏誤(reactance bias):別人認為不好的事情,賭一口氣去做
- 思考大格局時,想想是否受上述偏誤所影響,你的選擇真的是你喜歡或是想要的嗎?還是有受到他人影響呢?
-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 損失規避會造成拖延現象(不想要做決策)
- 支持挑戰,縱使失敗仍會有所收穫
- 持續暴露在損失規避之下,可以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苦
- 個人筆記:縱使作者有過損失規避,但是尋求幫助後卻帶來了好結果,所以損失規避帶來的未必都是壞結果
- 了解自己的價值
- 一般人多數由薪水來錨定自己的價值,作者建議可以由同儕或是別間公司來重新錨定自己的價值
- 我們為什麼不常表達需要什麼?
- 對別人有所期待,認為別人知道你想要的(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的)
- 在適當的時候,要主動讓別人了解你的想法
- 雙向對話
- 尋求他人的回饋,並且判斷其是否為客觀,藉由批判性回饋,調整自己,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 保全面子
- 保全面子效應(saving face effect):經歷損失時,預期「他人」會有什麼評價
- 你要知道,別人沒你想像的那麼關注你
- 對新機會保持開放的心胸
- 不作為偏誤(saving face effect):做比不做傷害更大
- 行動偏誤(action bias):不管好壞,先做再說
- 行動先需先仔細思考利弊,避免落入上述兩種偏誤
- 擔責任並成長
-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成功是自己的功勞,失敗是別人導致的
- 擺脫自利偏誤,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進成長
- 別忘了放鬆
- 不要把注意力過度放在大格局上目標上,而導致其餘部分受害
- 個人筆記:根據前面的章節,小步驟是由「不太有用」的行動時間空出來的,為何會因此而損害到其餘日常生活部分?
想法
本章節要擺除個人的偏見,因此作者在行為科學見解中提出了大量的心理學偏誤,以及個人可能受這些偏誤造成的影響,以此說明如何擺脫個人偏見。以我個人來看,我認為介紹的蠻凌亂的且較沒有系統,當然也不排除我沒有抓住作者想要說明的重點。
我可以理解作者把讀者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若是剛好有符合的,則可以慎思自己是否有落入心理偏誤。但以我個人來看,以大格局目標為基點,除了第二個行為,我找不到移除內在偏見與某些行為科學見解的強烈關聯性,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是「搔不到癢處」。如果說是日常小決策,會受到這些因素影響是一定的,但是對於大格局目標,我認為關聯性沒有那麼強。
這章標題是內在認同,但是行為科學簡介蠻多都是需要請別人幫忙的,也就是說這個內在認同會受到別人所影響,那又要如何確認別人給予的影響是正確的?如何評斷別人如何看待你是否客觀,別人對你的想法真的是他們的想法嗎?(別人)受到偏誤給你的想法,你要如何修正自己?我認為這部分要考量的點,不確定性太多太多了。可惜的是這一章沒有詳細探討這一部分。
不過我也由此總結出自己可能喜愛的書本行文方式,我喜歡以一貫之的內容,這種內容帶給我幫助會較大(像是彈性習慣),這本書雖然目前看到的每個章節都有十個行為科學見解,但是給我的感覺都與章節主軸關聯性沒有非常強,對我一種散亂感與硬湊感,無法給予我深刻的印象。
同樣,以下是我在閱讀本書前先事先訂下的問題,看看是否有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解答:
- 什麼是大局思維?它如何能改變我們?
- 就目前看到的部份,我認為大局思維應該是對未來的期待,有了大局思維,才能進一步去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 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大局思維?
- 找到未來的自己正確的敘事。(記得先移除認知偏誤帶來的障礙)
- 在學習途中找到令自己喜愛的事情,並思考它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機會。
- 要如何達成大局思維?
- 透過每日的微小改變來向大局目標前進(看起來就是找出要達成大目標的行動,透過習慣養成去實現它)。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 要如何移除自身以及外人帶來的障礙?
- 自身:思考大格局目標前,確認自己是否犯了第四章提及的偏誤。
- 如何將達成大局思維目標與現實作連接並計畫?
- 覺察每日耗費的時間結構,將「不太有用的」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移給「有用的」活動去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