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論證常常出現,要如何發現它?

 

再思考 | 第六章 如何看到論證?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種種因素而產生盲點,造成自身無法發現新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這些新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呢?本章告訴你,從拆解語句中,發現論證的存在。


筆記內容

要發現論證前,要先了解論證是什麼,要了解論證是什麼,就要先知道什麼樣表達及陳述不是論證。聽起來挺饒舌的,簡而言之,了解什麼樣的言論不是論證,才能了解什麼樣的言論是論證。因此作者從此開始述說,什麼樣的言論不是論證。


辱罵不是論證—當躺平鹹魚團員去詢問上進青年團員「為何要努力?」,上進青年團員回應:「你只是一隻鹹魚」、「你是個白癡笨蛋」…等等,這是謾罵而不是論證。

讓對手頭痛不是論證—當躺平鹹魚團員去詢問上進青年團員「為何要努力?」,上進青年團員回應:「何不先來看看這篇—如何與人交往?了解與人交往的重要概念。」文不對題,令人有莫名其妙之感的回覆不是論證。

只有否認不是論證—當躺平鹹魚團員去詢問上進青年團員「為何要努力?」,上進青年團員回應:「我已經告訴過你了。」之後躺平鹹魚團員回道:「你沒有。」上進青年團員接著回應:「有,我有。」躺平鹹魚團員發出疑問:「幾時?」,上進青年團員平淡回道:「就在剛剛。」躺平鹹魚團員氣道:「就沒有啊!」…重複跳針,且光只是反駁的言論也不是論證。

其實可以發現,上述非論證的言論其實都跳脫不了「無禮」的範疇。


我們已經了解了什麼樣的言論不是論證,那麼,什麼樣的言論才是論證呢?

書中給的解釋是「一系列相關的陳述,用意在於表達出支持一個命題的理由。」個人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給予理由並導出結論就是論證

回到先前躺平鹹魚團員的問題「為何要努力?」,若上進青年團員的回答為「因為努力一般來說可以讓人掌握更多技能及知識,將來如果有遇到需要該技能及知識的時機,可以獲得主控權,可能可以讓你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努力可能可以在將來某時刻讓人獲得自由選擇的權利。」像這類有理由有結論的結構即可以視為論證。論證應是可以促進理解,甚至是學習的言論。對比上述非論證的言論,是不是相差很多呢?


在語句的結構上,一個論證需要有「理由標記」或是「前提標記」,以及「結論標記」。可以從這些標記來察覺一段描述是不是論證。

「理由標記」(「前提標記」)為「既然」、「因為」…等後接理由的連接詞。

「結論標記」為「所以」、「因此」…等後接結論的連接詞。


章節心

論證的架構就是如此簡單,只要給予理由以及結論就可以了。可惜的是,現在許多言論常常充斥著「無禮」,以「他說的話不可信」、「他是笨蛋」來否定對方的言論或是「他的話一定是對的」、「他是專家」來贊同對方的言論,而非以對方的論述來評斷該結論是否可信,真的是相當令人擔憂的一件事情,也無怪乎作者會寫出這本書想要導正此種風氣。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為什麼要學會為觀點提出理由呢?

再思考 | 第五章 為何要學會提出論證?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五章「為何要學如何提出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到論證就是要為你的觀點提出理由,那麼,我們為何要如此做呢?只說出結果不好嗎?


筆記內容

作者舉例出一般人極有可能被誤導及愚弄的例子來說明—人的不足之處,可能連自己都無法察覺。努力學會提出論證會增加我們的思考量,讓我們免於被他人的論證所愚弄,只有你了解了如何說,才更有可能覺察出他人論證中的漏洞。就像你去買一樣商品,若無相關知識,只能聽從銷售員天花亂墜的行銷詞彙,無法辨別他說的是真是假,只有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才更有利於辨別實情。以下為作者在此章提出的,人極有可能被誤導的例子。


蒙提霍爾問題(又稱為三門問題)

問題的情境是這樣的:你現在正在參加一個益智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會有三扇門讓你做選擇。兩扇門的門後是一隻羊,一扇門的門後是節目提供的汽車,只要你能夠選到門後是汽車的那扇門,你就可以將汽車開回家。

選擇的流程如下:一開始主持人會請你先選一扇門,之後主持人會為你開啟剩下兩扇門中,門後是羊的那一扇門,接著主持人會詢問你,「是否要改變選擇的門?」,到底換與不換,哪種選擇有更高的機率可以得獎呢?

答案是改變選擇,得獎的機率高。為什麼呢?因為三扇門中,門後有羊的機率為2/3,所以在一開始你有2/3的機率會選到後面是羊的門。之後主持人為你開了門後有羊的一扇門,剩下兩扇門。回顧到前提,你有2/3的機率選到後面是羊的那扇門,只要中了這2/3的機率,之後你換了門,那麼門後就會是汽車(你會將選擇從羊變為汽車)。那麼輸的情況呢?只有你在一開始就選中汽車的情況,選擇換門才會輸,也就是說機率是1/3。相較之下,當然是選擇換門,贏得汽車的機率較高。(簡單來說,換門,贏的機率為2/3,輸的機率為1/3;不換門的機率則相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蒙提霍爾問題

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並為此尋找佐證

這裡以先前提過的「努力是否有用」來舉例。躺平鹹魚團的團員想要證明努力無法有任何改變,因此會去尋找努力很久且一事無成的例子(例如:老翁辛勤工作三十餘年,仍買不起房。),強化自己的觀念,以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反之,上進青年團員尋找的例子可能會是「上進青年刻苦努力,三十出頭名下已有多套房產。」來證明努力可以改變未來。這兩者並無對錯以及對立關係,只是顯示人會去尋找自己相信的事物,以印證自身的想法正確。這種情境難免會造成思考盲點,因此需要論證來幫助我們找出盲點並修正。


代表性捷思,類似於刻板印象

代表性捷思就是將某個群體的特徵套用到該群體的個體身上。你認識了一個客家人,你是否會直覺認為他很吝嗇呢?如果有,那麼你就受了代表性捷思的影響。雖然客家人可能有部分或是多數會有吝嗇的習性,但是並非全部都有。使用先前的躺平鹹魚團員來舉例,也許你對於鹹魚的看法會是「一定很廢,什麼事都做不好,除此之外,還窮。」但其實某隻鹹魚可能家裡有礦或是在某一領域專精,充其量是隻只想待在舒適圈的鹹魚。

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其實無法依據其所屬的團體直接進行特徵斷定,但是一般人在聽到一個人的某部分特質(所屬團體),就會推斷其可能工作及行為(他會是怎麼樣的人),這都是代表性捷思法在起作用。雖然代表性捷思可以讓人快速思考,節省精力,但是個人認為並不太適用於個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代表性捷思法

華森選擇作業

問題的情境是這樣的,出題者會給予你一個規則以及四張卡片,請你翻開最少量的卡片,來決定規則是否正確。以下有兩個範例:

範例一:

規則為如果一張卡片為B,另一面則為2。四張卡片分別為「B」、「L」、「2」、「9」,卡片一面為英文,另一面為數字,請問要翻開哪幾張卡片來確定規則是否正確呢?

很不直覺對吧?我的直覺反應是翻開B以及2來判斷規則是否正確,但其實這是錯誤的。以邏輯概念來思考,要證明規則正確,就要證明前提(P)可以導出結論(Q),在此規則中,前提為B,結果為2。

要證明規則正確,要使用的方式有兩種,一為若P則Q,二為非Q則非P,此為邏輯推導上的規則。因此翻開B(P)若反面為2(Q)則規則成立;翻開9(非Q),若反面不為B(非P),則規則成立。所以要驗證規則,要翻開的牌會是B與9才對。

範例一此種與日常生活無關的規則驗證容易讓人想錯,幸好若是套用到日常生活的例子,選錯的可能性會大大減少,以下請看範例二。

範例二:

規則為如果下雨(P)就要帶傘(Q),四張卡片分別為「下雨」、「晴天」、「帶傘」、「空手」,卡片的一面為天氣,另一面為狀態,請問要翻開那些卡片來確定規則正確?

這個例子就比較直覺了,選擇「下雨」(P)與「空手」(非Q)就可以確認規則是否正確。檢查「下雨」非常符合直覺,若為「帶傘」則符合規則。若「空手」的背面為「下雨」,就可以證明規則錯誤,反之則符合規則。

在此例子中,直覺並沒有讓我選擇「帶傘」,因為「晴天」也可以「帶傘」。相較於範例一,實際的例子真的比較不會選擇錯誤。(想要詳細了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華生選擇任務


章節心

其實這個章節的前三個例子—蒙提霍爾問題、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代表性捷思,在先前閱讀過的書本中約略有提及,第四個華生選擇作業則是全新接觸。實話實說,前面三項雖然我先前已經有讀過,但是再次看見仍然會選錯,仍然會產生直覺但不完善的想法,並以此為主。因此真的可以理解作者說的,論證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利於更為廣泛的吸收新知。同時也必須要多多鍛鍊自己,去思考支持結果的原因是否合理,減少直覺性的捷思法帶來的錯誤結果。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五章:為何要學如何提出論證?







維基百科—蒙提霍爾問題

維基百科—代表性捷思法

維基百科—華生選擇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論證(給予觀點理由)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再思考 | 第四章 論證能做什麼?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筆記內容

論證(argue)從英文辭典上查到的定義是「給予你的觀點、主意、信仰理由」,說直白些就當你描述你的觀點時,你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而聽者可以根據你的理由決定要支持或是反駁你的觀點。有了論證,你才能夠說服他人支持你或是做某些行為。


作者以理性與情緒的關係開始說起,究竟這兩者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理性與情緒的關係是什麼?情緒可以激起人的行為,而理性(或者可以說是個人所認同的觀點、相信的事情)可以激起情緒。也就是說,理性會激起情緒,而情緒會影響行為。

躺平鹹魚團員可以因為相信每天「一點點的努力」(他的理性讓他相信)賺大錢而去執行這「一點點的努力」(渴望賺大錢的情緒驅使他行動);也可能因為不相信「一點點的努力」可以賺大錢(理性讓他反駁,不贊同這種觀點)而繼續躺平(不做無用功的情緒讓他不作為)。可以發現情緒的來源是理性,理性搭配情緒共同構成了最後的行為決策。


那麼理性要如何培養呢?(或者說是認知,不隨意激起情緒的特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謙遜,體認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才有可能聽進更多的觀點以改善自我。其二為尊重,理解對方「為何會採取此種行為」,才較有可能找出雙方觀點的妥協之處。雖然可能並非為雙方觀點各自的最佳解,但較有可能讓雙方更進一步。最後一點有助於培養理性的方法為—站在總體立場分析,以中立的立場觀看,可以看出更多可能性。

這裡就最後一點做個舉例說明:若是躺平鹹魚團員能夠了解,只要自己付出一點努力,公司/社會(總體立場)就能夠變得更好,而且這些好處會回饋到自己身上,例如:加薪/更好的環境,那麼我想躺平鹹魚團員應該會更樂於付出以及接受挑戰。(當然公司/社會也必須有真實的回饋讓該團員感受到,以促成良性循環。)


論證能夠做什麼?首先要了解的一點是論證的目的並不是要分出勝負,而是要將真理越辯越明。今日躺平鹹魚團員在「學習可以讓自己成長」的辯論中輸了,承認自己的觀點並不是那麼完滿,那麼他可以得到上進青年團體的自我成長觀點以及修正自己對學習的看法。該團員輸了舊的自己,贏得了全新的、觀點更為圓融的自己。回應前面的問題,論證能夠讓我們的觀點有所成長完善。


要如何以較不易激起情緒的方式進行論證?作者提出使用「如何做?」這個語法來進行詢問,這個語法可以得知對方對事情的規劃。若是有所缺漏,也是較有可能讓對方自行察覺錯漏之處的問法;若是方法完善,你也可以藉此學習對方實際的作法,是用以評估這個方法是否合理的好問句。


章節心得

回到最開頭的問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我認為論證可以讓我了解他人的觀點源頭、行為起因,簡單來說就是讓我更可以了解別人。與此同時,論證也可以讓我了解自身觀點或是作法的缺漏之處,藉由聽取他人提出的論證,讓自身考慮的面向更為完善。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團體間為何會更進一步陷入「僵局」?

 

再思考 | 第三章 噤言之聲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三章「噤言之聲」,「無禮」讓雙方產生誤解及不愉快,那麼團體間的「同質化」及「敵意」又是如何加深的呢?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停止溝通,陷入「僵局」的原因分析,有興趣的網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筆記內容

回憶一下,「同質化」的程度提高會造成極化程度的上升,團體內的「同質化」程度越高,團體間也就會越趨於兩極。那麼造成「同質化」程度提高的原因是什麼呢?作者認為最大主因在於團體成員接收到的「資料來源」。

在當前的時代,一般人想要搜尋資訊時,會透過搜尋引擎來尋找。搜尋引擎經過優化之後,會顯示「使用者想要看到的資訊」,加深了類似觀點的佐證,讓此種觀點更深植人心。這就是造成「同質化」程度提升的主要原因。

舉例來說,當一名躺平鹹魚團體的成員去搜尋「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出現的搜尋結果可能會是「以鹹魚的姿態把事情做好的要訣」(因為在此躺平鹹魚團員的電腦中已經充滿了與鹹魚相關的搜尋紀錄,因此搜尋引擎依此判斷你想要知道的事情可能會是「如何以鹹魚的姿態將事情做好?」),如此,就加深了團員的鹹魚程度,越發往鹹魚靠攏。

同理,若是躺平鹹魚團體中有人使用詢問的方式獲取「如何做好一件事情?」的資訊,團體中的前輩也會傳授類似「以鹹魚的姿態把事情做好的要訣」等經驗給新進後輩,使團體更加鹹魚化,提升「同質化」的程度。


那麼團體間又是如何停止相互間的提問與溝通,加深「敵意」呢?通常會有兩個原因,其一為「答非所問」,其二為「藐視的姿態」。

「答非所問」直白解析就是你沒有對我的問題做出回答,當躺平鹹魚團體的成員想要了解上進青年團的想法或向其靠攏,提出問題「努力的好處在哪裡?」上進青年團的團員卻回答了「要如何努力」或是「當鹹魚的壞處」,得不到想要答案的躺平鹹魚團員很可能會默默退回團體內,甚至因為上進青年團員回答不出「努力的好處」而認為上進青年團體只是假清高,只想站在道德高點指責躺平鹹魚團的不作為。

「藐視的姿態」就是以瞧不起人的態度來進行回答,以上述的例子來說,若上進青年團員的回答是「你是在質疑努力的好處嗎?」或是「連努力的好處都不懂,是笨蛋嗎?」就是以「藐視的態度」來回應。此種回應不僅沒有正面回答問題,還將對方問的問題視為攻擊對方的工具。可以想見,躺平鹹魚團員對上進青年團體的「敵意」加深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以發現,對上進青年團體來說,增加一名成員的機會就此失去,原因皆在於自身的回答與對躺平鹹魚團員提問的不尊重。


章節心得

從本章內容看起來,敵意的加深也是源於「無禮」這種讓人不舒服的話語。因此以「有禮」截斷「無禮」,才能讓雙方心平氣和,開啟溝通的橋樑,解除僵局。

本書的前三章以團體來做為說明溝通的問題,我認為套用到個人以及與個人觀點不同的人(以個人取代團體)也很通暢。截至目前為止,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不要以自身觀點揣測他人的真實想法,以免陷入「無禮」,畢竟在我看來,「無禮」是讓情況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也會對人際交往構成重大妨礙。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者 :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三章:噤言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為何要對觀點對立的團體貼標籤?

再思考 | 第二章 毒性談話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二章「毒性談話」,從第一章可以得出結論—「敵意」+「無禮」的談話加深了極化程度,那麼所謂的「無禮」是什麼呢?作者在此章進行了探討。


筆記內容

作者認為「無禮」是由旁觀者或是聽話對象感受到的一種情況—當你對一個人描述了你對一件事情的觀點,對方卻以他自己的觀點去解讀你的想法,並且依照他想像中的「你的想法」來對你進行抨擊與反對。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類似於稻草人謬誤(詳情可參考維基百科—稻草人論證)的其中一種情境,曲解對方的意思並加以延伸解釋以及攻擊。

這裡我同樣以上一章出現的兩個團體—躺平鹹魚及上進青年—搭配努力的議題來進行舉例。

當上進青年團的團員提出「一起努力,讓自己更加成長。」其動機可能是希望大家一起成長,讓將來有更多選擇,但躺平鹹魚團的團員將其曲解為「他一定是看我躺平,爽爽過日子不順眼,想拖累我,減少我的爽度」,因此做了「你是想浪費我的時間吧!」這種回應。但其實對方的本意並非如此,若是躺平鹹魚團體的團員能夠了解其動機,可能可以做出「我對於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等較為平和的回應。

為什麼團體間對於議題觀點的討論會淪落到「無禮」的回應呢?「無禮」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呢?主要有幾個要點:

  1. 「無禮」可以營造團體的凝聚力,塑造出一個共同的敵人形象。(還記得嗎?以「無禮」搭配「敵意」,營造對立,對付觀點對立的團體。)

  2. 書中舉出「瘋子」這個詞彙來形容對立團體,更可以合理化不去傾聽對方的觀點。(畢竟沒有人會想要認真去聽瘋子說話,對吧?)

  3. 「無禮」所用的詞彙會較為誇大,更能吸引路人的注意,將路人也拉進團體中。(「上進青年團隊只是在自我滿足,實際上是想要浪費別人的生命」,透過這類誇大解說的言論,可以很輕易讓路人對上進青年團對反感。)

  4. 透過「無禮」,貶低別人,可以讓自我感覺優越,高人一等。(「上進青年團的的言論如此不切實際,根本比不上我這條鹹魚的實際享樂觀點。」)


「無禮」的好處如此巨大又可以輕易實行,那麼要如何擺脫「無禮」,以平和的方式與對方議論呢?書中提出來自數學心理學家安納托爾.拉普波特的禮貌模型作為解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步驟1、2為前置動作,後續為禮貌模型)

  1. 聆聽,不去打斷對方的論述。

  2. 複述對方的論點,確認雙方的想法同步。(免於曲解對方的意思,淪為「無禮」)

  3. 找出自己已知的,與對方論述中類似的觀點。

  4. 提出從對方論點中學到的新概念。

  5. 對對方的論點的進行反駁。


可以看出透過步驟3到5,顯示你已經確實理解對方的意思,且已有聽過類似的觀點。在如此情況下,還能夠去反駁對方的論述,表示你真正有去思考論述的好壞,而非單純的使用「無禮」來應對。


章節心得

誤解別人的看法是拉長團體「距離」的導火線,不聽別人的看法,「無禮」及貶低別人的言詞更是引爆點。雙方互不理解,沒有共識,就會造成「僵局」。如果場景在公司之中,可能會造成策略難以推動,甚至員工間的氣氛會變得很差,「耐心」及「寬容」是作者特別提出的聆聽美德,透過「有禮」截斷「無禮」及曲解的惡性循環,才能打破僵局。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二章:毒性談話







維基百科—稻草人論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團體間為何會對立,聽不進另一方的觀點?

 

再思考 | 第一章 雖近猶遠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一章「雖近猶遠」,是關於團體間對立的論述。了解團體間對立的成因有助於檢討自己是否有造成對立現象的加深、何種情況會強化對立以及自己是否有受到影響而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於自己的想法。


筆記內容

極化現象探討:兩個團體處在各自的同溫層中,想法變得越來越極端,之後變得互相攻擊仇視就是極化現象。原因在於雙方若未能相互理解,只各自選擇想要相信的觀點,即便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仍然無法轉移自身的看法。為何會造就此種現象呢?

以下有幾個名詞需要事先給予定義。在此我以兩個團體—躺平鹹魚團以及上進青年團作為舉例說明。


距離:指兩團體間觀點的差異性。


給予一主題—請表達你對於努力的觀點。

躺平鹹魚團的觀點為:「沒用!不能馬上變強」、「不能改變現況」、「不能賺大錢」。

上進青年團的觀點為:「有用!對未來有幫助」、「累積才能成長」、「不改變現狀就不能改變未來」。

兩個團隊間觀點的差異就是距離。


同質性:指團體內想法的差異性,差異越小,同質性就越高。


同樣以對於努力的想法作為舉例。

範例1:躺平鹹魚團的團體內想法為:「沒用!不能馬上變強」、「不能改變現況」、「不能賺大錢」。

範例2:躺平鹹魚團的團體內想法為:「沒用!不能馬上變強」、「不知道,以後可能有用」、「有用!可以改變未來」。

範例1的躺平鹹魚團同質性就高於範例2的躺平鹹魚團。


極化=「距離」+「同質性」,可以發現兩團體間距離(想法差異)越大且團體內的同質性越高,其所造就的極化程度就越高,容易形成兩極。但觀點兩極的團體並不一定會造成衝突,還需要加上「敵意」以及「嚴格性」,才會讓衝突加劇。


敵意:對另一團體的看法呈現極端且無禮,會加深極化程度。


若躺平鹹魚團對上進青年團的想法為:「他們是笨蛋,好白癡喔!」、「做無用功,浪費時間」。以主觀且情緒的想法來對另一個團體成員做批判,並未細細思考對方的動機以及產生想法的根本原因,單純只是對另一團體帶有攻擊性的想法,這就是「敵意」。


嚴格性:將自身的觀點神聖化,只認為自己是對的。


若上進青年團體有人提出:「一起來努力改變現況阿!」

躺平鹹魚團以「別想灌雞湯給我們」、「盡說一些廢話,說說而已誰都會」等觀點回擊,只堅持自身的觀點,而不去考慮對方提出的改變現況的方法以及相關細節,那麼情況就會陷入僵局。雙方都無法更進一步,只能原地踏步,對於現有的問題亦無法有任何改善。


章節心得

處在同溫層中,想法與周圍人相同,觀點獲得肯定,更容易加深自己的想法,增強團體的同質化,越發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從極化程度可以看出,若是不加入「敵意」還不會發生衝突,加入了「敵意」,則可能產生忽略觀點、「為反而反」的現象,導致陷入最終的僵局。

白話的說,你已經在心裡認為與你觀點不同的人都是「笨蛋」了,那你還有可能聽進「笨蛋」說的話嗎?即便他說的話是對你有幫助的。此處是還蠻值得自省的,有沒有可能,我也給別人貼了「標籤」,而將他的觀點都視為「爛想法」或是淪為「為反而反」呢?此章節給予我的啟示就是不要隨意給別人貼「標籤」以及多去思考「事實」,擺脫「極化」帶來的偏差反應。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一章:雖近猶遠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情境分析 | 你想的和我想的不同 | 認知差異對溝通的影響

你想的和我想的不同


今天來分享一個故事—擁有相同的認知,才能順利溝通,不造成誤解。

情境描述

今日是與平常不同的一天,是打壞周末休假心情,感覺令人疲累的補課\補班日。也因為今日的特別,大約翰需要做一些改變.他開了他的媽媽—蘇珊的汽車來做為今天的交通工具。蘇珊的車子年紀較大,車內的儀表板下方有橘色背光的LCD顯示器以顯示當下的時間,只有駕駛者可順利看見的時間。此外,車上還額外購置了一台衛星導航作為外掛輔助。大約翰自己的車子則是將顯示時間的電子鐘內建在車用資訊媒體系統的正上方,讓副駕駛以及後座的乘客也能輕易看見當前的時間。

言歸正傳,回到這個令人無精打采的日子,時值上班時間,大約翰正開著車,目標是將小約翰送到學校去。佩姬和小約翰一如往常地在車上閒聊著,突然,小約翰對佩姬發起疑問,他的聲音小而細:「媽咪,蘇珊的車上有時間嗎?」「當然,寶貝,車上當然有顯示時間的地方。」佩姬摸摸小約翰的柔順的頭髮,想當然地回答道。「那麼,媽咪,爹地的車上有時間嗎?」小約翰再次詢問。「有的,爹地車上的時間顯示在你也看得到的位置。」佩姬覺得小約翰的問題有些奇怪,也有些疑惑〔這些不是寶貝早就知道的事情嗎?〕

果然,小約翰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來了:「媽咪,你知道蘇珊車上的時間是我調出來的嗎?」小約翰驕傲地反問著。佩姬心想:〔怎麼可能,家裡這兩台車的時間顯示是汽車設計、出廠時就設定好了的阿…小約翰是在作夢嗎?〕抱持著不信的心態,佩姬反問:「哦?寶寶這麼厲害,請問你是怎麼調出來的呢?」小約翰不假思索地回答:「用手調的阿!時間一開始沒有,但是用手點一點就出來了阿!」

聽到如此理直氣壯又詳盡真實的回答,佩姬不禁自我懷疑:〔難不成是我搞錯了嗎?還是小約翰在唬爛我呢?不行,我得再試試他!〕佩姬再次詢問道:「可以用手調喔,那爹地的車子也可以調出時間嗎?」佩姬頗期待地看著小約翰,想知道他如何回答。

「當然不行啊!爹地車上那個時鐘是螢幕耶!怎麼能用手調!?」〔好的,看樣子小約翰腦袋很清楚,應該沒有唬爛我,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佩姬如此想著。〔這個時間是蘇珊車上有的,且可以觸控修改設定的裝置…〕佩姬環顧車上的物件,除了汽車原生的裝備(但都不能觸控調整),還有一台外掛的衛星導航。〔衛星導航,好像是車上唯一可以調整的物品了〕佩姬決定在與小約翰做一次確認。

「小約翰,你剛才說調出來的時間,是衛星導航的嗎?」「對阿!」小約翰笑著回答。


情境分析

認知相同,活在同一世界;認知不同,雞同鴨講。情境中小約翰指的「車上的時間」是指「衛星導航顯示的時間」,而佩姬將其解讀為「汽車內設的時間裝置」,甚至因為認知上的錯誤,懷疑小約翰在騙她,令人啼笑皆非。

此部分我認為有兩個概念隱含在此:

  1. 認知相同才能溝通,搞清楚對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溝通的第一要務,儘量少抱持〔他想的我都知道〕或是〔他說的跟我想的一樣〕,心有靈犀固然令人羨慕,但是少見,更常見的情況會是〔他說的跟我想的不一樣〕。最常見得例子就是委託人購物:「幫我買礦泉水,要大瓶的。」委託人內心想的可能是五公升容量的礦泉水,但受託者買的卻是二公升容量的礦泉水。認知不同,真的會讓事情難以如預期般運行。因此表達精確真的是減少額外麻煩的重要工作。(常見的日常誤解還有:幫我買一件厚外套、小背包之類的厚、大、小之類的形容詞。最好可以拿出實物舉例或是比出概略大小,以讓雙方認知同步。)
  2. 認知相同就能溝通,思考別人的認知想法也能促進溝通,但個人認為很難,因為你無法完全了解對方對各項事物的認知。以此反推,只要雙方定好「通關密碼」,以他人完全聽不懂的密語也可以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