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激發無限的潛力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激發無限的潛力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筆記內容

本卷的內容是關於心態面的培養,透過培養良好的心態,發揮自己的潛能,讓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抱持著「相信自己」、「總會有辦法」的心態面去面對生活,就可以自己有更完滿的將來。看見厲害的人,想著「他可以,我也可以」的信念,並抱持此種精神,進一步就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此處,我想作者不會想要我們去比較一些先天天賦差距的影響,而單指態度上的比較。例如:「他每天花三十分鐘練習繪畫,就成為了知名的畫家,我也可以」雖然繪畫是可以透過練習及技巧來增強的,但我相信有天分的人練習三十分鐘的成果高於一般人的這個可能性是極高的,因此要學習的應該是「花三十分鐘練習繪畫」,而不是「花三十分鐘練習繪畫,成為知名畫家」這個結果。)

要如何激發潛能呢?激發潛能的機遇可能來自於不服輸的心態、遭遇困境或是懷抱著夢想。當遇見一件事情時,若能夠想想未來有可能的發展,利用手邊的資訊,預見未來可能的發展,大膽冒險,就有可能抓住你的成功機遇。(此部分作者以成功者透過局勢分析,成功投資的案例作為舉例,個人認為不足以支撐上述所說的論證(預見未來→大膽冒險→成功),我認為在同樣類似的情境下,失敗的人應該遠大於成功者,畢竟能夠成功預見未來走向的人還是屬於少數。)

要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信念呢?可以透過培養潛意識來達成,作者提出下述兩種幫助培養淺意識的方法:

  1. 多餵給大腦新的、實用的資訊,也就是學習新知,來奠定創意以及解決問題的基礎。說直白些就是培養你的能力,只要能力夠,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2. 意識自己的想法及念頭,當消極、失敗的想法出現時,以樂觀的態度,解決方案為導向的方式去改變念頭,試著找出可以進行的事項。不僅改變想法也改變了事情真正的結果。(此部分的概念就是「RSF正向專注力」一書中的主打概念。)

讓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大多來自於「心理障礙」,也就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做不到,那麼你就真的做不到了。要如何跨越自我設限的心理障礙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釐清你對於自己的認知是否來自於別人的評價?大局思維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受自我設限所苦,有朝一日意識到了她對自己的認知來自於別人的評價(她的教授告訴她:「你做不到」),後續她便能透過自我調適來跨過自己的心理障礙,進而達成了自己的夢想。

若你也意識到了你對自己的評價是來自於他人,那麼請試著正視自己,可以減少受到他人的影響。當別人說你「不行」時,令你開始懷疑自己時,可以試著找到證明自己「行」的方法,透過自己的行為來消除懷疑,這能讓你更加了解自己也能藉此擺正自己的定位;或者你也可以對自己說,你只是目前缺乏某些能力,才讓你當下「不行」,只要透過學習與實作某些要達到目標必備的能力,你在未來就可以克服困難,將「不行」變為「行」。有了這些概念之後,可以發現真正「不行」的事項會大大減少。例如:「你力氣太小了,搬不動這些東西啦!」透過幾個月的肌力訓練、力氣鍛鍊,當你發現自己能夠做到時,內心會相當感動,也能夠增添自信。


章節心得

本卷最重要的觀點個人認為是跨越心理障礙的自我調適概念—我只是目前缺乏某些條件,所以做不到,只要將這些條件補齊,我就能夠做到。」這個概念我也常常在小孩子學不會某些課業時常常用來調適自己的心情,像是「寶寶現在不會,只是他還欠缺了一些條件,但他總是能夠到達終點的。」理解了這個概念後,就不會對於孩子的學習進度稍微趕不上而耿耿於懷,當然,這只是讓自己不要過於著急的心理調適,該做的練習還是要做,只有透過不斷練習才有可能讓「不行」變為「行」,進而達到某個目標。


參考資料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作 者: (美)奧格·曼狄諾

譯者: 趙雅筑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16

第四章: 激發無限的潛力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讓目標達到沸點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讓目標達到沸點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三—「讓目標達到沸點」,原作者為美國的奧里森.馬登。

筆記內容

本卷提出找出你的夢想以及如何實踐它的公式方法,有了夢想及目標才會有達到它們的可能性,這個觀點與卷一「積極心態的力量」所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差別在於卷一主要探討的是心態,本卷主要側重的面向則在於如何依據你的目標來製作合適的實踐計畫來達成自己的夢想。首先,制定目標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目標必須是要務實的並且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性質要是可以衡量且具體的。舉例來說:若是將目標設定為「一個月將要體重減輕一公斤」,這類目標就可衡量,但對於實際操作不夠具體且可控度較低,畢竟你無法真正去控制自己的體重;將目標修改為「每天慢跑30分鐘,且用餐量改為目前的七成」,這類的目標是完完全全可以由自己控制的,重視的是過程,而非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另一例目標為「我要增加100名追蹤者」,有多少人追蹤是你無法控制的事情,將目標更改為「每周產出一篇文章、一則影片」則全為自己可以操控的部分,也更有實現的可能性。

確立目標之後,也要能夠確實執行,否則將會淪為空談。我們需要依靠養成習慣,讓這些行動可以確實地執行,也才能夠一步一步朝目標邁進。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如何調適心態呢?有以下六個重點:

  1. 每日督促自已,透過再次提醒自己目標是什麼,且告訴自己一定可以實現它。透過心態面去影響自己的行動力。「RSF正向專注力」一書中提到的每日都要去想像你想要的未來生活,就是此點的實際操作方式。
  2. 理解實現目標需要的項目,並充分準備好。將目標拆解為各個小部分,一步一步去實踐。例如我想要當一個寫字漂亮的人,那麼我會先去搜尋一些網路上人家分享的經驗,透過他人的經驗去慢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像是描字帖或是田字格書寫,透過每日規劃一些時間做練習,看看這種方式是否適合我,並且多方嘗試、持之以恆。
  3. 若目標與你的長處有關,則要去增進自己的長處。我個人認為這算是不斷增強自己的過程。同樣以上述練字為例,當我已經練到一個程度,覺得已經不錯了,這時候可以再更進一步,例如學習不同的字帖,了解學習的更多,更有可能發展出有別於他人的技巧。
  4. 別害怕失敗,從失敗中學習,讓自己更進一步。失敗可以讓你發覺不會成功的方法,也就是讓你可供選擇的錯誤選項又少了一項,那麼你成功的機率又更大了。承上述例子,當我發現描字帖描了一段時間以後都沒有進步,這時候可以改成寫田字格,或是檢討自己的描寫字帖時的操作方式,有可能是方法或是錯誤的操作方式造成字體沒有改進,將方法做修正,排除了錯誤的方法後,成功的機率又大大增加了。
  5. 利用小目標的成功建立信心。繼續以練字為例子來說明,當我選擇使用描字帖的方法訓練後,我設定了每天的目標是寫完一張字帖。每次描完、完成小目標我都會自己欣賞一下,覺得自己好像很厲害,這就讓我增進了自信心,也更能持續堅持。
  6. 紀錄行動,確保每日都有進步。確保每日都有行動沒有問題,但是確保每日都有進步個人是認為比較難以達成的,因為有些計畫是需要長期行動才能看出成果。例如運動、練字…等等。因此針對這一項,個人是比較推薦「確認每日都有行動,一段時間後檢視成果。」這個概念。
人會在什麼情況下無法開始或是繼續堅持你的行動計劃呢?作者認為完美主義是一大主因。完美主義會讓人膽小謹慎、不敢嘗試,也就無法開始你的行動計劃。不管有多好的計劃,只要不開始那麼就是空談。完美主義再更嚴重點是要求別人也要完美,不僅損害人際關係,甚至也可能讓別人也無法行動。個人認為只要有行動就該給予肯定,若有一件事是你委託他人處理的事情,對方已經行動後,你卻以完美主義進行挑刺的動作(這裡沒做好、你怎麼會這樣做),會讓人不想繼續做得更多。試著以「沒人會故意將要將事情搞砸」的心態來看待事情,不僅可以提高你的寬容度,我相信也能促進人與人間的關係。

理解完美主義是少之又少能達成的,追尋它只會讓行動計畫停滯,行動計畫停滯讓目標難以達成,目標難以達成又會造成挫敗感,挫敗感使人越發不敢嘗試,這造成了一連串的惡性循環。若能理解完美主義的害處,則有助於擺脫完美主義的制肘,讓計畫更有可能落實,進一步達成目標。
 

章節心得

我覺得本卷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透過小目標來累積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繼續前進,完成更大的目標,打造良性循環。小目標不需要設定的太大,如同筆記內容舉例的練字、運動或是寫作。不管結果如何,只要能確實執行計畫就值得鼓勵。我認為不管什麼事情,只要你花了時間去做,就有可能讓自己成長。當然,這某個訓練練到極致之後可能會陷入瓶頸或者說是難度不足以支持自己提升,這時候可以適時調整計畫內容,當計畫內容的難度提高,也意味著你離目標又更進一步了。 

有些說法是適當的壓力可以讓人進步更快,這個觀點我認為是要看個人,對我來說,給予壓力可能會讓我在實踐目標時反而無法專注,我會耗費額外的精神去擔憂一些事情,反而拖累了自己的步調。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行動計劃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只有自己多方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行動方法。
 

參考資料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作 者: (美)奧格·曼狄諾

譯者: 趙雅筑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16

第三章: 讓目標達到沸點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人際交往的學問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人際交往的學問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人際交往的學問」,原作者為美國的戴爾卡內基

筆記內容

本卷提出了促進人際關係的六項法門,讓讀者了解什麼樣的人才會獲得好人緣,受人歡迎。

  1. 關注他人,為他人著想:想要與某人加深關係,促進情感時,就要先對此進行付出。如何付出呢?可以先從了解對方喜愛的事物開始,投其所好,這樣可以加深他對你的印象,有利於增進之後的交往。多為對方考慮,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處理交往事宜,例如,當了解對方目前正處於忙碌狀態,就要減少打擾對方的時間。尊重對方,並事事以對方為優先考量,是與人交友的第一要務。

  2. 保持微笑,讓對方知道你的熱情: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俗語有云:「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可以緩和情緒、愉悅氣氛以及化解僵局。多多笑臉迎人,將善意與熱情傳遞出去,是交朋友的第二個竅門。想想也的確如此,當我面對一個熱情的人,即便我不以熱情對他,也會對他較有好感,相對地,若對方總是冷面相對,我個人感覺也會比較拘謹,害怕說錯話。當然,熱情的人不代表他就是個好人,也是他是有目的想要接近你;冷漠的人也未必是壞人,只是對你無所求。只是本書提的是自身的態度,因此微笑熱情作為交友的基本要件,個人認為是相當有道理的。

  3. 特別花些心思去記住他人的名字:了解了他人的名字、樣貌後,也要了解除此之外資訊—職業、喜好以及你已知的其他關係(例如:想要了解的這個人,與你認識已久的某某是朋友),將眾多資訊關聯起來,有助於記住他人的名字。叫得出別人的名字,才會讓對方有被尊重的感覺,可以更容易地使感情升溫,這是交朋友的第三項技巧。

  4. 專注傾聽別人說話,不要隨意打斷別人:隨意打斷他人說話,是相當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若談話內容是關於學術性、確定對方說的與你的理解有誤差的話,出言確認是還可以接受的。但若是談話內容是關於對某件事情的看法、觀念類的言論,打斷別人就意味著你不想聽對方說出他的想法,這會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而誰又會想不尊重你的人交朋友呢?安靜、專注地傾聽是交朋友的第四項原則。

  5. 說別人感興趣、想要了解的話題:人會想要知道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目前卻未能了解的事情。若能了解對方想要理解的事物並提供給他想要的資訊,不僅可以增長雙方感情,亦可以讓對方得到想要的成長。(現今的許多教學影片都是這種模式,擊中觀眾缺少的、想要了解的事情,追隨者也隨之而來。)提供對方想要的,是交朋友的第五原則。

  6. 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不要吝惜你的誇獎,並且多給予真誠的讚美。若對方處於低潮而不可自拔時,也要幫助對方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好,協助對方脫離自怨自哀的境況。(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當對方只看見負面時,不妨試著協助對方探索出正面的意義,並給予鼓勵。)給予對方正面的能量,這是交朋友的第六項原則。

章節心得

本卷的內容我認為除了交朋友之外,也很適合套用在做人處事、待人接物中。在這六項原則中,我認為最難做到的就是傾聽別人說話這一項。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遇到觀點不同的看法總是會想要直接出言進行進一步討論,也未必如筆記內容上所說的不想聽對方說話,只是想要釐清我的疑慮對方是否有考量到。但不管動機如何,中途打斷其實就是一種容易陷入「無禮」的行為,也是探討觀點中的大忌,因此耐心聽完對方說話對我來說真的是一項尚須鍛鍊的課題。


想要了解「無禮」,可以參考下述文章: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為何要對觀點對立的團體貼標籤?


參考資料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作者: (美)奧格·曼狄諾

譯者: 趙雅筑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16

第二章:人際交往的學問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

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閱讀筆記 |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積極心態的力量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 積極心態的力量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一—「積極心態的力量」,原作者為美國的拿破崙.希爾。

筆記內容

人的心態分為消極心態與積極心態,如果一個人擁有的是消極心態,那麼這個人常有的回應會是「不要」、「做不到」、「不想改」;相反地,若是積極心態的持有者,那麼這個人常見的回應方式會是「試試看」、「可以做到」、「好」。

想要做到一件事情,必須要先想像自己能夠做到,才能夠在實際上真正做到。因此想要達成任何目標,積極心態是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如果自己放棄去做它,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做成的,(此處不討論運氣因素),這也正是積極心態為何如此重要。如同「RSF正向專注力」一書所提及的方法,預想自己未來的生活,並透過每一日一小步的進步方式去實踐,才能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要如何培養積極心態以及消除消極心態呢?

  1. 以樂觀主義搭配現實主義:樂觀就是預想事情最好的情況,但只有樂觀還不夠,在現實上可能也需要一些實踐方式來協助達到最好的結果。比如說想要在眾人面前報告,除了預想成功報告的情境,還需要去分析達到成功報告需要那些要件(準備資料、練習口條…等等),並一一去實踐它,最後的結果即便不如預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2. 抱持感謝心態:理解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並不是理所當然,學著感恩。個人覺得這一項對於心理健康還有蠻有幫助的,因為不滿、怨憤、抱怨等等負面情緒不僅影響著你的心理,連你的行為也會有所影響。例如:將母親對你的關愛、金錢上的支援視為理所當然,當有一日母親經濟上有問題,無法提供給你支援的情況發生時,若你抱持著不滿的心態,此時的回應可能是會抱怨。不僅傷害親情,可能也會讓母親再也不想為你付出;反過來說,若你可以反過來察覺母親的難處,對母親表達關愛,我想母親一旦手頭寬裕了,也會不吝繼續支援你。當然,以上是我以自己的心態去進行揣測,用的方式是簡單的換位思考,保持感恩並回報是維持關係相當重要的一環。

  3. 多聽積極、歡快的故事以及言論及歌曲:針對這一點,個人認為偶爾或是覺察自己常常充滿負面心態時在聽會格外有用,相反地,經常聽可能會落入「過度曝光」的逆反心態。我個人也是幾個月可能會看一些積極向上的書籍,也曾有過連續看的時期,連續看得太多,我會覺得這些書好像在說「廢話」。因此我認為偶爾看看對我來說比較適用。

  4. 多用正向語言表達:使用「還有半杯水」取代「只剩半杯水」的說話方式來向他人傳達想法,透過正向語言表達,可以學著看件事情美好的一面。其實表達方式與覺察美好我認為是會互相影響、互補的關係。兩者必須要共同進步,才能真正改善心態。舉例來說:當面對一大堆作業時,若能抱持「還剩這些就做完了」,那麼你的大腦會受此影響,認為所剩不多,更能提起勁去執行;若是抱持「還有這麼多,怎麼做得完」,大腦會受此影響,提不起進去做任何事情。正向表達是確確實實會對行為有所影響的。

以上說明了如何培養積極心態,那麼相對來說,要如何擺脫消極心態呢?

  1. 別找藉口:把找藉口的時間拿來改善情況,找藉口對於事情的改善並無任何幫助,將焦點關注在如何改善問題才是真正能改變的行為。個人認為這些「藉口」是自己造成的,這個方式才適用,例如:你將車停在路邊停車格,等待時間接人下班,突然有一輛車撞上你的車,導致你無法準時接人下班,這個情況如同遭受池魚之殃,我認為是可以做為不能準時接人下班的理由的,也就是說這並不是藉口。反過來說,若你是開車撞到別人車的那位人士,那麼「那輛車停在那裏(路邊停車格),害我撞到」,我認為這才算是「藉口」,才有進行改善的空間。

  2. 克服恐懼:恐懼大多來自於未知,在不確定未來結果的情況之下,有所擔心是正常的。要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了解事情的情況不如「想像」中的恐怖,對於類似的事情就不會再恐懼了。當然,前提是在練習面對恐懼的同時也要確保自身的境況是安全的。

章節心得

如同在最前頭所寫的,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蒐羅其他成功學的書籍,並且給予重點整理。在閱讀時,本書也有給予相對於概念的故事進行說明。對於此類故事,個人一向的看法都是看看就好,畢竟每個人的個性、經歷、生長環境以及境遇大不相同,對於故事中人物有效的方法,也許對你來說卻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從開始閱讀到現在,在培養積極心態的方法中,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是多用正向語言表達」(當然,實際上我並沒有表達給別人聽,我只有在心裡做想法練習),練習發現各種事件好的一面,不僅對於心理健康有所幫助,也更有機會找到特定事件帶給你的觀點成長。

就如同最近發生的蛋比較貴的問題,只看到不好一面的人也許會想「以後買不起蛋,沒蛋吃了怎麼辦?」,這件事情好的一面就是可以發現蛋的替代品—豆類(如果是要補充蛋白質的話),之後遇到相同的情況,你就不會再為蛋煩惱了。如果你的想法是「我就是要吃蛋,不要吃別的替代品」,那也可以從這個想法去延伸出一些方法—檢視自身的消費行為,將不需要的消費移除並將錢節省下來,節省下來的錢可以去買較之前昂貴的蛋。

如同「RSF正向專注力」這本書所說的,事情總有改善的辦法,只要透過一點點的改善,你就會減少怨天尤人的時間,還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參考資料

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

作 者: (美)奧格·曼狄諾

譯者: 趙雅筑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16

第一章:積極心態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在下面點讚支持我😀